□ 通讯员 方圣洁 黄洋
近年来,县住建部门凝心聚力,迸发出“小块头也有大作为”的江陵速度、江陵温度。
在江陵人民的记忆里,城市的变化最绕不开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内荆河。该河全长10.5公里,滨水区域面积63.54公顷。近年来,为提升内荆河水生态环境,江陵陆续开展各段面治理工作。
江陵县内荆河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现场负责人介绍,通过对老旧、缺失的沿河驳岸进行施工和改造,进一步拓宽了原河道段面,并增设了沿河道路景观工程健身和娱乐设施,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城市建设关乎城市形象,更关系到人民的幸福生活。从龙渊湖公园到滨江公园再到西湖公园,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江陵的公园体系日臻完善,实现了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的华丽转身,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
江陵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73%、绿地率35.5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22平方米。全县完成了11处历史建筑实施挂牌保护,完成棚户区改造6940套。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10个,累计投资1.3亿元,惠及约7023户居民。
扮好“面子”,也要充实“里子”。县住建局大力推进市政道路、城镇燃气、城市供水、市政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市政道路建设,畅通城市“脉络”,建成城市主干道35条,目前全县市政道路总长度达78.9公里,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率100%。同时,全县已建成燃气管道143.11公里,管道燃气用户2.155万户,年用气量约0.1135亿立方米,实现公共供水普及率100%。
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实现县域供水一张网、运营一盘棋、同网同价,受益群众达25万人。全县排水防涝设施逐步完善,排水管网总长度达到249公里,完成了37个易涝点整治,有效缓解“水浸街”问题。
村镇建设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县住建局大力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规范农房建设管理,提升农房风貌美观度和功能性,保障农村住房。截至目前,江陵配建污水管网约228.39公里,实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777户,补贴资金8867.59万元。
近年来,江陵加快培育美丽乡村,郝穴颜闸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完成秦市乡永和村省级美丽宜居村庄试点建设,三湖新建大队、熊河彭市村入选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5个荆楚派民居试点建设全面启动。
住房是民生之本,一砖一瓦筑起的不仅是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的房子,更凝聚起奔向幸福生活的希望。截至202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达4.2亿元,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大幅提升到50平方米。同时,投资建成公租房1724套,已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2298套。2023年,全县新增规上建筑业企业3家、达到32家,完成建筑业产值8.45亿元,同比增长12.3%,排名全市第二。
江陵城乡面貌焕新颜,人民生活更有温度。而立之年的江陵将以风华正茂的朝气,为全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活力,不断回应群众美好生活新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