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2月06日
第A004版:江陵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熊河镇熊家渊:

“一潭死水”变“生态活水”

  本报讯(通讯员施慧敏 黄洋)熊家渊位于熊河镇熊河村和熊彭村交界处,现有水体面积66838平方米,堤长2千米,分为熊家大渊和熊家小渊。熊家渊治理项目于2023年9月动工,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

  熊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熊家渊治理项目启动前,因长年未清淤疏挖,大小渊水系未连通,进出水堵塞严重,加之居民生活污水排入,日积月累形成黑臭水体。

  为整治熊家渊污染问题,熊河镇启动农业面源污染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71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对熊家渊清淤,对周边清杂,修建步道、绿化长廊等。在整治熊家渊的同时,还对周边58户村民进行改厕。

  为解决水系不连通的问题,该项目将熊家大渊和小渊利用涵管进行连通,修建进水闸和排水闸。进排水贯通后将整体水系连接幸福渠,流入西干渠,最终“一潭死水”变成了“生态活水”。同时,通过生态修复提升水质档次,种植水生植物,投放水生动物,恢复生态湿地的涵养功能。

  在熊家大渊内部,有一个椭圆形的“小山坡”,为在此处停歇的鸟儿提供一个栖息地。一年多来,生态治理让水体更加清澈,生态环境焕然一新,生态成效逐步显现。如今的熊家渊,已经成为风光旖旎、安静怡人的休闲好去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