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孝伍 见习记者彭润杰)12月8日10时40分,G6803次复兴号列车从荆门西站驶出,标志着荆荆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荆荆高铁北起荆门市,南至荆州市,共设荆门西站、沙洋西站、荆州站3座车站,其中荆门西和沙洋西为新建车站,荆州站为改扩建车站。
荆荆铁路线路全长约77公里,是我省全资建设的第一条350公里时速的高速铁路。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鄂中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实现湖北省“市市通高铁”。
宜荆荆都市圈紧扼三峡“咽喉”、雄控江汉平原,“承东启西、转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宜荆荆都市圈开局起步的关键。
2023年3月4日发布实施的《宜荆荆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要依托宜荆荆组合铁路枢纽、三峡翻坝物流运输体系和港口群,打造“肩挑”重庆和武汉两大都市圈、串联“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中部立交桥”。
2025年,武汉至宜昌、襄阳至荆门高铁建成通车后,宜荆荆将实现内部30分钟通达,省内三大都市圈形成“1小时高铁出行圈”,对外通道进一步畅通,旅客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宜昌、荆州、荆门三市彼此之间距离100公里左右,空间一体、历史同源、文化一脉。去年,荆州举办首届楚文化节,与宜昌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荆门屈家岭Tao文化节等联手推动楚文化出圈出彩,展现了楚文化的深厚内涵和时代魅力。
今年9月,宜荆荆都市圈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荆州召开,提出以长江三峡、荆州古城、荆门明显陵、恩施大峡谷等为核心,打造一批精品旅游路线达成共识。荆荆高铁通车后,将进一步拉近三地时空距离。
培育现代产业优势,是宜荆荆都市圈发展的根本动力。各地近年来在统筹优化重点园区布局、探索园区资源共享、提升园区发展水平等方面不断探索、积极行动,提升服务重点园区发展功能、优化园区布局、集聚发展动能,为都市圈先进制造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去年以来,宜荆荆三地组建专班联合申报“磷系新材料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已完成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与此同时,依托兴发集团,宜荆荆都市圈与厦门国贸联合组建供应链平台公司,为圈内磷化工产业提供生产性服务,2023年营收突破50亿元。
2023年,荆州积极对接落实宜荆荆都市圈发展规划、三年行动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等部署,陆续发布并实施交通物流、强县工程等9个专项规划,谋划重大项目近500个。其中,作为宜荆荆都市圈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荆州新城正加速建设,将与宜昌东部产业新区、荆门漳河新区、恩施小龙潭生态新城等共同打造都市圈建设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