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理
12月4日,湖北富春染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台台染缸整齐排列,机械臂精准地将染前的筒子纱装入纱架;染色完成后,工人们将纱运往下一步工序。
“现在,公司一天可以产出210吨的筒子纱成品。截至11月,产值已达11亿元,今年可以完成产值12亿元的目标。”该公司生产中心总经理马超说,“从原材料到产出成品,要经过松筒、染色、烘干、紧筒、包装5道工序。每道工序如今都已实现自动化,但工序间的衔接尚未打通,还需要人工转运,转运期间难免会产生损耗。”
为了减少产品损耗,今年以来,公司结合车间生产实际,研发智能衔接专业设备。10月起,在3号车间松筒、染色两道工序间,增加自动物流线和机械手臂,实现自动化衔接,“目前正在进行设备调试,预计本月中旬正式投用。”马超说,明年将在所有工序间实施,提升生产质效,确保生产流更高效、生产过程无损耗。同时,公司生产线采取少水工艺,将每吨纱需用水量控制在50吨,远低于国家制定的85吨标准,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构建更加稳定、高效的产业生态链,目前,公司与本地2家企业进行合作,实现原材料采购本地化。“未来,公司力争打造成为全国产能最大、技术最先进、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筒子纱染色工厂。”马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