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2月11日
第A001版:头版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荆州探索“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推进新时代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抹“志愿红” 温暖一座城

  □ 通讯员 陈娇 张昊

  大雪时节,古城荆州,社工和志愿者或在拥堵的路口疏导交通,或在敬老院里为老人举办理发、过生日,或在困难群众家中帮扶慰问……点点微光汇聚成熠熠星河。

  一条“蓝丝带”、一抹“志愿红”,温暖一座城。近年来,荆州积极探索“社工+志愿者”融合联动发展模式,将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与方法融入志愿服务实践,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与志愿者协同合作、互促共进的联动体系,让志愿服务更专业、更精准。

  建阵地 强队伍 夯实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基础

  建设阵地。全市建成乡镇(街道)社工站129个、村(社区)社工室221个,实现社工站建设乡镇(街道)全覆盖、社会服务全域覆盖。各县(市、区)成立县级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建成12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187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个所、站均安排专人负责本区域志愿服务工作,实现志愿服务阵地建设村(社区)全覆盖。在全市范围推进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的阵地融合共建、资源整合共享,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通有无、合作共用”的阵地建设、使用格局。

  发展队伍。全市共有专业社工机构54家,社工专业人才5825人,其中2687人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服务范围涉及社会福利、青少年教育、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多领域。全市组建了120急救队、消防志愿队、交通志愿队、法律援助志愿队等专业化队伍,形成了党员、职工、青年、巾帼、助残、科普等志愿服务队伍,全市在线注册志愿者112.18万人、志愿服务组织3689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已达651万小时。

  (下转第2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