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荆文静通讯员张毅黄爱兰)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11月以来,市知识产权志愿者团队进驻荆州区、石首市法院审判法庭,专项开展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诉前调”工作,着力打造“法院+知识产权+志愿者”诉调对接新模式。一个月时间以来,市知识产权志愿者团队共受理知识产权调解案件390件,调解成功324件,调解成功率83.08%。
该团队由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维权中心、市知识产权研究会联合荆州区、石首市法院组建。在荆州区、石首市法院速裁中心,调解专班每天通过线上方式与当事人进行沟通调解。在商标侵权纠纷调解中,调解员公正客观,对当事人双方耐心普法劝诫,阐释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后果。在著作权侵权纠纷调解中,调解员及时为当事人普及作品版权知识和知识产权法,告知不能擅用他人作品盈利。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从法律与情理双维度出发,与当事人深入交流。一旦调解协议达成,及时录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
通过“诉前调”,市知识产权志愿者搭建起原被告沟通桥梁,让知识产权纠纷免于诉讼,为当事人节约时间、精力和诉讼成本,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司法秩序稳定方面起到关键前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