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程雁)今年以来,市医疗保障局以书记项目为引领,聚焦营商环境和便民服务优化,立足部门职能,深化信息化建设,运用医保数据价值,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参保群众医疗保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据分析,助力“待遇找人”。随着医保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市医保局主动作为、积极探索,通过“系统筛查+数据分析”方式,建立“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快速受理机制,实现“数据找人、待遇找人”,让政策精准保障到人。高标准推进11项医保“一件事”经办服务,落地生育津贴、慢特病事项免申即享,跨省异地就医互认直接结算,医保报销24小时到账。
数据梳理,做实兜底保障。该局对受理过的各类平台工单建立台账,针对求助涉及较多的政策开展针对性宣传和解读。同时,定期梳理参保数据,落地参保一人一档、慢特病一人一档,并将未参保特殊人群名单反馈给各乡镇、医药机构,加强线下督导,落实荆州“惠民保”大病兜底保障功能,防止漏保引起因病返贫致贫发生。
数据助力,“清减降通”流程。该局通过大力推广电子医保“码”、精简材料、电子处方流转、主题事项网办、压缩时限,开启“零跑腿”“不见面”服务模式,实现参保登记、生育津贴、慢特病申请等高频事项全程电子化办理,提高服务效率,为群众带来更加便捷的服务体验。今年元至11月,办理宜荆荆都市圈“同城通办”帮代办业务275件、医疗费用报销24小时到账业务17096件、生育津贴免申即享1888件、异地就医互认直接结算5005件。
数据共享,守护基金安全。该局积极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互通,打破沟通壁垒,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锁定医保基金使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让医保数据“引进来”“走出去”“活起来”,有效守护群众看病钱、救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