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2月13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奋进是对历史最好的铭记  天气越来越冷,如何帮助“一老一小”安然过冬?  习近平接受外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我国携手南海周边国家完成对160多条入海河流的沉积物采样  一箭5星!我国成功发射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
第A008版:时事关注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我国携手南海周边国家完成对160多条入海河流的沉积物采样

  新华社上海12月12日电 自2008年以来,我国牵头与南海周边8个国家30多个研究机构紧密合作,现已完成对160多条入海河流、以及各国大陆架(含领海)的调查和采样,开展了大量的沉积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测试分析,取得南海周边河流至深海沉积物的黏土矿物和地球化学数据集,联合署名发表30余篇国际顶级期刊论文,取得丰硕成果。

  这是记者日前从同济大学主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平洋分委会“南海沉积物与环境变化”国际项目处获悉的。

  据项目负责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刘志飞教授介绍,南海周边河流将各个国家陆地通过自然过程形成的沉积物、以及通过人类活动形成的污染物都输送到南海,是记录南海区域气候与环境、人类活动的重要指标。

  “南海周边国家科研人员通过长达16年的紧密合作和跟踪研究,充分认识到河流沉积物对南海海洋科学研究起到的关键作用、以及加强该领域合作应对全球变化挑战的重要性。”刘志飞说,“我们所有成员都是南海大家庭的一员,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共同把南海打造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极大提升和带动了南海周边国家海洋研究水平及人才培养。”

  据介绍,“南海沉积物与环境变化”国际项目将实施至2027年,下一阶段将开展越南湄公河至南海南部深海、菲律宾卡加延河至南海北部深海的沉积物“从源到汇”过程观测计划,同时开展南海周边第二轮河流沉积物采样,以研究近20年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南海的影响。

  “开展海洋科学合作包括南海合作是人类发展的共同需求,‘南海沉积物与环境变化’国际项目的开展,为南海海洋科学国际合作研究树立了典范。”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地质资源研究中心主任伊万·塞蒂亚万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