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2月13日
第A003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公安县:

用好“三招”,让县城留得住人

  本报讯(通讯员刘萍)近两年来,公安县持续聚焦“聚人口”,强化改革驱动、服务拉动、就业带动,促进流出人口返乡、农村人口进城、外来人口扎根,就地城镇化和“双集中”发展见行见效。2023年底,全县常住人口比上年增加0.0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8.3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市第一。

  改革“三变” 进城更放心

  公安县以承包权不变、农民自愿为前提,稳妥推进“三块田”改革。近两年,约8万农户、80万亩承包地经营权交由村集体托管,全县规模流转率达68%。建成“3+N”数据库,分村清理并录入村级账务管理、资产管理、土地流转交易和居间服务等信息,基本实现了村级资产管理和村务运行的监督一体化。让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2023年全县年收入同比增长78%。同时,在保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的基础上,制定农民落户城区一揽子优惠政策。精简办事流程,让农民“一站式”便捷进城。加快城市更新,拓展城市建成区,促进县城周边农村居民就地市民化。

  服务“三联” 安居很舒心

  教联体改革,推动学有所教。该县共成立各类教联体28个,其中义务教育学校覆盖率达100%;率先在全市将全县所有农村公办小学,以乡镇为单位整合为15个融合型教联体、覆盖率达72.5%,县实验小学教联体被评为“首批省级示范教联体”。

  医联体改革,推动病有所医。该县聚焦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和服务共享,以托管和共管方式,围绕五个“一体化”建设,建成紧密型医共体2个,实现扭亏为盈。为降低医疗机构运营成本和病人经济负担,该县组建县人民健康总院,探索实行“一院四区八中心”管理。启动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4家县级医疗机构均完成互认项目备案,基本实现“标本不出县”。

  养联体改革,推动老有所养。为强化“居家养老”,该县新建小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将583名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老年人纳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范围,建成集日间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8家、社区助餐点7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率先在全省成立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

  就业“三增” 扎根有信心

  公安县通过招商引资和技术攻关两手发力,加快构建循环产业、轻纺产业、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体系,两年来增加就业岗位2.5万个。同时,积极挖掘、培育就业新形态,采取“城区电商中心+电商小镇”模式,培育壮大电商产业,增添城镇电商主体、从业人员就业岗位。为完善县镇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建成县级劳动力资源数据库,该县建设社区“零工驿站”22个、村级就业服务点318个,形成“15分钟就业服务圈”,累计为5万余名返乡农民提供用工对接服务,达成就业意向万人以上。此外,出台落实园区用工招工和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两年来,新增园区就业近万人。针对产业工人、在外务工返城人员,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创业贷款等政策。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