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2月13日
第A005版:健康周刊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冬至养生为何以“暖”为先?

  大雪飘飘的严冬,为了追求苗条,很多人穿着薄丝袜、单裤,或者露着脚踝,“美丽冻人”。中医认为冬至时节饮食起居都要以“暖”为先,千万不能冻着。

  《黄帝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说,阳气就相当于天上的太阳,若失去太阳的温暖,万物便不得存活,人体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生命也将终止。民间一直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是因为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阳气初生。故此,要细心顾护好身体的阳气,让身体暖起来。

  第一,根据气温高低及时增减衣服,不能过热也不能受凉,始终保持身体温暖的最佳状态。因为穿着过热可能会出汗,湿气寒气交叠更加伤身。穿衣要护好头颈、胸腹、后背和脚踝。另外,口鼻处也要格外注意。口鼻是冷空气进入身体的通道,寒气可以随呼吸进入肺部,所以,冬季出门最好戴上口罩,以防寒邪之气入侵。

  第二,加强体育运动。运动能加快新陈代谢,使自身产生热量,进而温暖全身脏腑,促进气血流通,身体自然也就跟着暖和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要适度,量力而行。

  第三,尽量不吃或少吃寒凉食物,可适量多食用一些有滋补肾阳作用的食物,比如羊肉、河虾、韭菜、肉苁蓉、杜仲等。需要提醒的是,阳热、湿热、痰湿体质者不可食用过多,以免出现不适。(摘自《生命时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