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2月16日
第A003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江陵县政协常委、县政协“严华委员工作室”负责人严华:

撑起少年儿童心灵“守护伞”

  □ 记者 田心怡 见习记者 彭润杰

  “只有家校合力、家校社协作,才能共育一个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孩子。”

  9月18日,江陵县工人文化宫掌声阵阵、欢笑连连,400余名师生、家长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县第二期家庭教育先行骨干培训的顺利启幕。

  台下,江陵县政协常委、县政协“严华委员工作室”负责人严华高兴地看着孩子们的笑脸。为了活动顺利举行,她已经连轴转了好几周。自2018年当选为县政协委员以来,严华一直致力于以更宽广的服务平台,凝聚起更多力量、汇聚起更多爱心,撑起少年儿童心灵“守护伞”。

  说起严华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历程,要追溯到2013年。时任江陵县资市镇党委书记的严华关注到了一名年仅10岁的女孩小丽(化名)。

  由于父母离异,父亲经常将对前妻的怨气和生活的不满发泄到小丽身上,导致小丽在成长过程中安全感不足,自信心缺失,形成了脆弱敏感的性格,学习成绩也严重下滑。

  “要从源头解决问题!”严华数次登门,对小丽父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最初的“闭门羹”到倾听沟通,再到最终转变态度,严华越发认识到,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上,家庭教育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严华开始系统学习心理学与家庭教育,并通过了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简快身心积极疗法执行师等职业技能认证。

  为更好发挥委员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2022年,江陵县政协创新性实施“委员工作室”制度,有专业资格证、有丰富经验、有社会知名度的严华,便成为县政协开启委员服务基层、了解民意的第一个窗口。

  严华以此平台为依托,创办“慧爱”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集教育工作者、医务人员代表、咨询师代表等力量,共同织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网”。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工作室不断发展壮大,曾经帮助过的学生家长自愿成为志愿者,与专业心理教师一起,实行专班运作,开展线上线下心理辅导和家庭教育讲座,公益辅导学生、家长250多人次,帮助10多名厌学、休学少年重返校园。

  2022年以来,“品格点亮梦想”、“了解自己 向阳而生”、“做专业父母育卓越少年”、“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等近200场公益讲座,在江陵县机关、企业、学校、社区“遍地开花”,受益学生、家长达15000余人。

  如今,前来“严华委员工作室”寻求帮助的人仍络绎不绝,她于方寸之地聆听、解惑,让陷入痛苦的孩子再度向阳而生,也让濒临绝望的家庭重获希望。

  从一个人发展到一个群体,从方寸之地走向更广阔空间,严华和她的伙伴们将工作室搬到农家堂屋、校园教室和党校课堂,足迹遍布全县10个乡镇(管理区)、28所学校、数十个村(社区),用爱与奉献书写着呵护少年儿童身心的委员故事。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