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2月19日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提升品牌“含金量” 助力荆州农产品“走出去”

  □ 本报评论员 曹歌

  “2024荆州味道就是抖味”短视频挑战赛,见证了农产品的华丽转身,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品牌的力量——它如同动力强劲的发动机,助推荆州农业“跨界”出圈、笑傲江湖。

  11月4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考察时强调,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他还勉励当地干部群众走科技之路、质量之路、品牌之路……如今,老百姓对农产品的需求已升级为追求品质、文化和情感共鸣。而品牌,正是连接产品与消费者情感的桥梁。农产品要走出去,品牌加持是关键。在“荆州味道”这一区域公用品牌的引领下,荆州大米、荆州鱼糕、洪湖莲藕、公安牛肉、石首笔架鱼肚等农产品美誉度持续攀升,影响力不断扩大,这充分验证了农产品“得品牌者得天下”的道理。

  “饭稻羹鱼,世无饥馑”。享有“鱼米之乡”美誉的荆州,农产品种类繁多,每一样“荆州味道”都承载着别具一格的荆楚风情和文化魅力。然而,在品牌建设方面,荆州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一方面,部分农产品仍停留在“有品无牌”的尴尬境地,缺乏统一的品牌形象和有力的市场推广;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在创新升级、差异化竞争方面还有待加强。

  让荆州农产品“走出去”“走得稳”“走得远”,必须要强化品牌建设,深入挖掘“荆州味道”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将品牌建设与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紧密结合,打造具有荆州特色的农业品牌矩阵;要牢牢把好“质量关”,持续提升品牌“含金量”,全力打造经得住市场检验的产品,全面赢得消费者的信赖;要注重产品的创新和差异化,不断推出新品种、新口味、新包装,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要开拓视野,创新思路,将电商、物流、品牌、产业等元素深度融合,拓宽销售渠道,让“荆州味道”品牌走向全国。

  让荆州农产品跨越地域和行业的界限,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品牌建设是关键,质量保证是核心。二者相辅相成,必能让荆州农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走出一条具有荆州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让“荆州味道”品牌成为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为荆州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