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林 通讯员 任云
妇女是“半边天”,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征程中,市妇联持续发挥党联系妇女儿童的桥梁纽带作用,横向拓宽“妇联+”维权机制建设,纵向联动编织妇女儿童关爱网,切实将妇女儿童维权工作扛在肩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点亮妇儿普法“启明灯”
在“三八”维权周、反家暴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全市各级妇联深入妇女群众,常态化开展“建设法治荆州·巾帼在行动”系列普法活动,让妇儿权益相关法律法规“声”入人心。
近年来,全市各级妇联开展普法宣教活动1000余场,联合法院、检察院举办开放日活动14场。
线下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活动,线上以情景剧、微视频等表达鲜活、贴近群众的形式加强网络普法,努力让法治之光照亮妇女儿童维权路。去年,市妇联联合法院开展的“小小法治宣讲员”普法微视频征集活动,共征集普法微视频311个。活动期间,投票平台访问量达到51.7万人次,累计投票34.2万人次。
不仅善于“用网”,还善于“用脚”做好普法宣传。今年,全市各级妇联组织走进447个行政村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覆盖万余人。在湖北省“八五”普法中期评估中,市妇联被评为表现突出单位。
构筑妇儿和谐“防护线”
“谢谢你们,帮我们维系了这个家。”初冬早晨,松滋市妇联联合该市人民法院在刘家场打造的“哦嗬啦”调解室里暖意融融。一起离婚纠纷当事人最终手挽手,笑着走出调解室。
这是全市妇联充分发挥“联”字优势,探索矛盾纠纷前端化解的一个缩影。
以“防”为先。市妇联联合多部门下发《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施方案》,层层建立部门联防联动工作机制,促进婚姻家庭纠纷由被动受理、事后调处,向事前预警、动态研判转变。各地妇联组织联合网格员、公安民警等各方力量,对辖区内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开展全覆盖摸底排查。
今年,全市共摸排生活困难、留守等重点人群4050人,发现婚姻家庭矛盾纠纷354件,化解350件,将98.9%的问题化解在源头。荆州区八岭山镇化解婚姻家庭纠纷“1234”工作法、江陵县资市镇青山村“红娘专理家务事”工作法被评为全市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
打造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主阵地”,把维权服务送到身边。全市建立婚调工作室134个,县级以上“家调委”顺利入驻综治中心。今年,市、县两级“家调委”共调解案件762件,调解成功并达成协议575件,调解率75.46%。
立足“家”阵地,打好“预防针”。全市开展“好家风·润荆州”主题活动120余场,基层家庭教育指导活动400余场,以小家庭平安幸福助力社会稳定发展。
筑牢妇儿维权“保障墙”
去年9月,13年前因工致残、未得到赔偿的陈女士找到荆州区妇联求助。荆州区妇联立即协调联动区检察院、法院、司法、人社等部门,帮其解决问题。今年3月,陈女士收到了17万余元赔偿金,她第一时间捧着“热情服务 真诚相助”的锦旗,到荆州区妇联致谢。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