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2月25日
第A006版:江津笔会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君如兰,兰似君

  □汤雯

  一直以来姥姥最喜欢的花是君子兰。冬日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君子兰油润碧玉的叶片上,水珠从她拎起的银水壶滑落,浸润整株君子兰。她说:“君子兰如其名,是花中君子,有自己脾性,开花不易,强求无用啊。”阳光投射进来的光缓缓移走,君子兰又安静地站在阴影里。那时不解,现在想来了然:君子兰大概不以绚烂花朵吸引目光,而是静静生长,默默等待,待合适时机悄然开放。空谷幽兰,举止娴雅,谦恭有礼,这大概正是姥姥所崇尚的“君子精神”。

  自古文人皆以兰喻志。《孔子家语》里载:“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不禁浮现这样一幅画面:晨曦光线倾泻进书房,微风轻启木窗,花架上君子兰静立,晨光微透橘色花瓣,映射丝质光泽。两人对坐窗前,低声细语,整个世界仿佛被按

  下静音键。正所谓“兰室之交”:与善良、高洁之人为伍,在不经意间变得更好,如君子兰一般,谦谦君子,谓卑以自牧。

  很多作家也以兰养性。作家王蒙提过,老友曾送他一盆君子兰,立在窗台上,光线柔和地打在油绿的叶片上,叶边微卷,却始终未曾开花。日复一日,君子兰依旧沉默,待时而开。他并未因此失望,相信不过是君子兰在扎根的谦虚,所以更加偏爱。这份不急躁,低调内敛,静待花开的耐心与隐忍,正如他珍视的那位老友,谦虚温润,值得尊敬与珍惜。

  中国文化里,人们更是以兰修心。《国家地理》频道的一期兰花特辑,也聚焦到君子兰,它叶片挺拔坚韧,散发着一种稳重,叶面却温暖柔滑,生长不倚赖过多修饰和人为干预,同“君子”品格不谋而合:不张扬浮夸,不争不抢。自然生长静待花开,以无为的方式展示自己,象征着君子淡泊名利,谦恭与自持。

  如今,我书房里也有一盆君子兰,轻柔不浓烈,最喜安静,总是站在书桌一角,阳光透过窗帘恰好可以温暖它周身,花瓣像用橘红晕染着色,它并不急于舒展身体,每一次绽放,都需要耐心积淀才能逐渐展现。

  大概爱兰之人都分外珍惜,花开虽短,却像是对季节的礼赞一样庄重,这种美,不是浮光掠影,而是经过时间岁月的磨砺,沉淀下来的深沉和从容君子之气。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