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12月27日
第A006版:健康周刊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小结石险些酿成大危害

市中心医院微创“取石”重开生命之门

    荆州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医生为患者做微创手术。

  □ 记者 卢成海 特约记者 夏自宇 通讯员 鲁萌 胡艺之

  “5毫米的结石,这么小,不用管它。”对于小小的泌尿结石,很多人不会在意,认为平时多喝些水,蹦蹦跳跳也能把它排出来。可是,监利市72岁的周奶奶(化姓),因为输尿管上段长有一个5毫米的结石,差点丢了性命。

  这么小的结石,为何如此凶险,难道它和别的结石不一样?

  反复高烧难退竟是结石作怪

  今年11月,监利市72岁的周奶奶感觉左腰疼痛,同时还有发烧、恶心、呕吐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治疗了10多天,她的腰痛并未缓解,发烧症状也是时好时坏,甚至一度高烧到近40℃。看到老人的病情越来越重,精神也越来越差,12月8日,子女将周奶奶转到荆州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一病区。

  “老人是因腰疼伴间断性发烧14天收治入院。由于反复高烧,老人的意识有些模糊,是被子女扶着来的。”病区主任李又空介绍。经过CT检查,老人的左侧输尿管上段长有一个5毫米的小结石,诊断为输尿管结石引起的梗阻性泌尿系统感染。

  腰痛、发烧、尿梗阻、肾积水、泌尿感染……这么多症状,竟然都是因一颗小小的结石引起。

  “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么小的结石,通常不会有什么症状。但对周奶奶来说,石头虽小,但引起的症状却很严重。特别是这种反复难退的高烧,同样也能致命。”李又空说,这颗小结石之所以凶险,与老人的输尿管迂曲、肾脏旋转不良有关。据了解,输尿管迂曲、肾脏旋转不良为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虽然不常见,但也并非罕见。多数人的输尿管是直的,而这类病人的输尿管却是迂曲的,肾脏的朝向也与常人不同。如果把人的输尿管比作水管,在没有结石的情况下,水管是通畅的,水也是流动的,流水就不会腐。而老人因为肾脏旋转不良导致输尿管扭曲,让结石很难排出来。结石长期堵在输尿管里,会导致腰痛、尿梗阻、肾积水,同时“水管”里的“积水”还会形成混浊的脓液,引起发烧、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10分钟小手术解决大难题

  老人病情重、年纪大,如果能用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可是,经过几天的打针消炎等保守治疗,老人的发烧症状仍不消退。

  “保守治疗不行,我们就想通过输尿管置管引流的方法,来解除尿梗阻和肾积水。可是,由于输尿管迂曲,管子始终无法通过输尿管插到肾脏内。”从下面置管治疗也宣告失败,但李又空及其团队并不气馁,仍积极寻找治疗良方。

  “既然置管行不通,那就用经皮肾镜直达病灶,直接解决问题。”12月12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李又空为老人实施了经皮肾镜肾脏穿刺造瘘,整个手术过程不足10分钟。手术当天,老人的高烧消退了。术后第二天,老人恢复正常,手术效果立竿见影。

  “手术中,由于肾积水很少,给造瘘带来很大难度。凭着过硬的技术和精细的操作,最终造瘘成功。”李又空说,该手术为微创手术,手术时间也很短,但一次性解决了老人的主要问题。术中,通过穿刺造瘘,不仅将结石冲了出来,也解除了输尿管梗阻问题,同时还将肾脏内的脓液排出体外。

  健康提示

  泌尿结石是泌尿外科的第一高发病,很多人认为这是小病,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泌尿结石也会导致严重的泌尿系统感染甚至死亡,不要因为病小而忽视它。

  预防泌尿结石,除了平时养成多喝水的习惯,还要每半年体检一次。如果有疼痛、发烧等症状,不要在家等着或是拖着,应尽早到医院检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