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1月02日
第A006版:公安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公安县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探索实施“三块田”改革——

让土地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 通讯员 贾开慧 杜悉妮

  走进孟家溪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一台台挖掘机正在平整田坎、修整边坡,进行着“小田并大田”作业。原本零散分布的小田块被整合成规整的大田块,农田面貌焕然一新。

  改革,不仅改变了农田的面貌,更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实惠。孟家溪镇天鹅村村民李光林是村中第一批参与“小田改大田”的村民,家中60多亩土地已经全部完成整改。“以前田地分散在好几个地方,管理起来特别不方便,现在通过‘三块田’改革,土地都集中在了一起。流转一部分土地给合作社后,自己留下一部分种植小麦、水稻等高效益经济作物,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李光林感慨道。

  随着“三块田”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田被整合优化。优化后的土地更易于流转,也为村集体带来了更多收入。走进狮子口镇横堤子村,一排排蔬菜大棚映入眼帘,农户谢磊的大棚蔬菜长势喜人。通过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承包400亩左右耕地后,谢磊将大棚产业经营得有声有色,年产值达到400万元。

  近年来,公安县依托“三资”智慧服务平台,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参与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县农村经济经营服务中心副主任丁安平介绍,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147万亩,流转率达到67.7%,“三资”交易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共发生产权交易435个标段,成交金额1亿元左右,溢价1560万元,溢价率达18.5%。农村集体“三资”监督有序,“三资”利用率和收益率稳步提高,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

  据了解,公安县从2016年开始实施“三块田”改革,多年探索形成流转田、待转田、自种田的“三块田”模式,通过实施“小田并大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作物产量,也解决了土地“谁来种”“谁来管”“谁享有”的难题。截至2024年底,全县共有流转田147.79万亩、待转田21.5万亩、自种田48.9万亩,每年可直接降低生产成本超亿元。“通过这一改革,我们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促进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后期,将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并结合灌区建设和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等项目,继续深化这一改革,探索更多创新模式,让土地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阮仁慧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