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1月08日
第A004版:报告解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奋楫扬帆 续写发展新篇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下)

  今年是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一体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保护、发展和安全、发展和稳定、发展和民生,不断强化“三命共识”,接续打好“四大会战”,加快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荆州篇章,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2025年工作建议:

  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较快增长,全力推动经济发展领跑主赛道

  力争全年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0个以上

  全力稳住经济运行

  ● 建立健全经济运行预研预判、重点行业企业监测调度、解决实际问题综合统筹工作机制,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达到或超过预期。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

  ● 推动成发科技等一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华鲁恒升二期等一批项目投产达效,力争全年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0个以上。

  ● 续建“四路二桥六港五园”,建成“一港一航”,新开工“一路一港三园”,加快荆州沙市机场改扩建、荆荆高铁南延等项目前期工作,完成综合交通投资200亿元以上。

  ● 抓好15个重点水利项目建设。

  全力挖掘消费潜能

  ● 实施消费提振专项行动,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壮大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着力拓展消费业态,扩大养老、托幼、家政等服务消费。着力丰富消费场景,推动北京路、万达、吾悦等核心商圈迭代升级、错位发展。

  ●深化县域商业三年行动,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

  统筹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和传统生产力改造提升,加快构建“4611”现代产业体系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家以上

  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800家以上

  切实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

  ● 全力推动荆江实验室创建工作。加快建设纺织服装、化工等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家以上,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800家以上,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60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家以上。

  切实增强主导产业支撑力

  ● 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巩固优势,支持美的打造华中地区标杆性智能家电产业基地,支持以恒隆、法雷奥等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发展、提升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部件配套能力,支持以四机为龙头的石油石化装备产业打造国际领先的石油钻采设备研发制造服务基地。

  ● 推动现代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支持华鲁恒升等企业跨越百亿产值,支持能特科技、一半天、新生源等生物医药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做大做强。

  ●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构建“产加运储销”全产业链条。

  ● 依托金色童年小镇、印染产业园,加快打造全国婴童装设计生产基地。

  切实增强现代产业竞争力

  ● 推进各类供应链平台落地见效,力争上链企业达到3000家,交易额突破150亿元。

  ● 扎实开展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赋能、供给能力提升等五大行动,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50个以上。

  切实增强数实融合牵引力

  ● 推动“上云用数赋智”113家,力争5G工厂达到17家。

  ● 持续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和“数化荆州”建设,大力实施“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

  统筹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着力塑造引领江汉平原创新发展新优势

  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4%以上

  构建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

  ● 实施科研攻关突破行动,力争省级以上立项项目增长10%以上。

  ● 实施“政产学研”融合行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4%以上。

  ●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力争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60亿元。

  坚定不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 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7所,新增学位9300个。

  ●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推动大学城“三区融合”,加快科创大厦、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项目建设。

  加快完善“引育留用”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

  ● 持续实施“千人招硕引博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1000人以上。大力实施“荆才荆用”工程,不断提升毕业生留荆率。

  ● 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新增市级以上工匠20名左右。

  统筹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00个

  全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 纵深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

  ● 深化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新增贷款380亿元。

  ● 高质量办好第二届荆州楚商大会。

  ● 持续开展“十问十帮”温暖行动。

  接续打好招商阵地战

  ● 不断提高招商引资信息落地转化率。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00个。

  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 争取荆州港临时对外开放、荆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

  ● 培育发展海外仓、数字贸易等新业态,力争进出口总额增长8%。

  ● 新开通各类航线通道5条以上,力争港口吞吐量突破亿吨。

  统筹城乡融合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夯实“四轮驱动”协同发展强支撑

  开工建设政府投资项目181个

  全力推进城区领跑

  ● 统筹“内三城”和“外三城”,开工建设政府投资项目181个。稳步推进荆州新城建设。

  ● 改造城中村7个、老旧小区452个,新增停车位2529个、充电桩3500个。

  ● 支持荆州区推进学城、产城、创城融合,建设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沙市区培育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支持荆州经开区强引擎、扬龙头,全力打造千亿园区。

  大力实施强县工程

  ● 支持江陵县建设绿色低碳高效发展示范区。支持松滋市建设江汉平原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支持公安县打造以县城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标杆城市。支持石首市建设产业转移升级示范区。支持监利市打造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支持洪湖市建设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总产91亿斤以上。

  ● 积极招引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贸易配送等龙头企业,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以上。

  ● 全力推进联投增益楚菜食品加工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与集散基地。

  ● 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推进乡镇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

  ●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农村公路450公里,力争通双车道行政村占比达到77%。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荆州

  造林3.16万亩

  完成湿地生态修复1万亩

  深入推进洪湖流域综合治理

  ● 全力以赴开展“净源”行动,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设施空白区。

  ● 全力以赴开展“洁岸”行动,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因生活污水引起的农村黑臭水体。

  ● 全力以赴开展“清流”行动,力争洪湖大湖水生植被覆盖率提升到30%以上。

  ● 全力以赴开展“绿产”行动,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

  ● 全力以赴开展“优居”行动,继续抓好“清渠洁岸·共同缔造”。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 高水平实施长江大保护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 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探索清淤、固堤、截污、减排平原湖区流域综合治理新模式。

  ● 深化“五源共治”大气污染,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提升。

  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 深化绿色园区、零碳园区建设,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家。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打造循环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链。

  ● 加强生态碳汇能力建设,造林3.16万亩,完成湿地生态修复1万亩。

  统筹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创新发展,加快建设荆楚文化保护传承核心区

  力争接待游客9850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0亿元

  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 加快古城小样板建设,活化利用东门片区“一楼一街”,西门片区“一馆一中心”,有序推进楚文化博物院、纪南城考古遗址公园等重大项目。

  ● 高水平办好第二届楚文化节。

  加快塑造文化旅游特色优势

  ● 构建形成以荆州古城为龙头,以纪南文旅区、大洪湖红色生态旅游区、天鹅洲湿地生态旅游区为支撑的全域旅游格局。

  ● 力争接待游客98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0亿元。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 持续擦亮荆州马拉松、中国龙舟赛荆州站等赛事品牌,有序推进临江仙体育公园项目。

  ● 筹备办好全省体育产业发展大会。

  统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基层现代化治理,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突出就业优先导向

  ● 加快构建城区15分钟、乡村三公里就业服务圈。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实施社保扩面提质专项行动。稳妥有序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专项改革。建成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加快市精神卫生福利设施、失能失智老年人养护中心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城乡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

  构建医疗服务新格局

  ● 新增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创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0个以上。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范围,完善惠民型商业医疗保险政策。

  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

  ● 新培育2个床位在500张左右的养老服务市场主体,新建16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新培训1000名养老服务专业人员,新增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床位10000张。

  ● 新增婴幼儿托位500个,开展50个社区(村)适儿化改造。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043套。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荆州

  ● 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非法集资领域风险化解,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扎实推进“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坚决打好反诈、禁毒、道路交通安全人民战争。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