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充满艰辛和挑战的一年。监利市统筹稳增长、防风险、推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尽最大努力交出了殊为不易的答卷。
本报今日推出专版,解读过去一年该市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和今年发展目标举措。
2024年这些工作有声有色
头等大事尽锐出战
● 坚决扛牢洪湖流域综合治理的主战场责任,项目化、清单化推进中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洪湖水质改善提升,“清渠洁岸·共同缔造”活动凝聚起全员攻坚、全面治污的行动自觉
● 农村“厕所革命”、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等总投资14.12亿元的生态环保工程提速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初见成效,顺利实现“一年有起色”目标
重大改革多点突破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有望提升1.64%,主导产业营收占比提升至82%
● 自主搭建的生态铝供应链平台,赋能企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生态铝产业成长为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 大财政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实现国有“三资”盘活收益20.36亿元,政府债务位于“绿色等级”,有力兜住了“三保”底线
● 新组建的景和兴新产业投资公司即将获评AA等级,市城发集团总资产规模达450亿元
争项争资接续精彩
● 谋划中省预算、超长期国债、地方专项债项目146个,争取到位资金22.43亿元,累计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62.09亿元,争资规模继续位居荆州市第一
监利名片更加闪亮
● 获评全国县域商业体系领跑县、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中国黄鳝美食之乡、全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省级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全省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突出贡献单位
●“监利早酒师”“监利缝纫工”被评为省级劳务品牌
● 一站式加梯、青年社区建设、农技推广等工作在全国和省级层面推介,“信易+N”案例入选全国优秀案例,“万家无暴”入选全国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创新典型案例
● 玉苏普江·艾比布拉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入选“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戴水文、叶四雄入选“中国好人”
这些成绩数一数二
工业企业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3家,新增数量连续三年位居荆州市前三,总数达到215家
消费活动
●省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深入推进,“两新”政策持续激发消费活力,开展“换新”活动50场,累计完成销售额8175.87万元,排名荆州市第二
●精心组织“烟火夏日夜、点亮监利城”“程集古镇七彩烂漫游”等系列活动,直接拉动消费1.1亿元,限上零售总额增幅位居荆州市前三
项目投资
● 实施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紧盯“三率两量”调度,“三库”项目投资规模为上年度的9.4倍、5.4倍、4.9倍,亿元以上集中开工项目开工率100%、入统率82.2%,均排名荆州市第一
招商引资
●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驻点招商、节会招商,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30个,10亿元以上项 目12个,招商引资年度综合考核排名荆州市第三
外资外贸
●外资外贸保稳提质,新增出口破零企业6家,完成进出口总额2.2亿美元,同比增长29%,增速位居荆州市第一
金融服务
●在荆州市率先推出“信易+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融服务,为12家企业办理专利质押融资登记8600万元。累计新增贷款37.3亿元,排名荆州市第三
市场主体
●新登记经营主体1.63万户,同比增长34.79%,总量达到8.96万户,增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荆州市第一,总量位居荆州市第二
科技创新
● 一半天药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入选2024年湖北民营企业制造业百强名单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均值、优良天数比例分别排名荆州市第三、第二
2025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
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聚焦转型升级、强链集群 壮大主导产业
健全“链长+链主+链创”工作机制,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搬不走、稳得住”的根植性主导产业
聚焦对内提质、对外联通 加快新型城镇化
坚持“聚人、安居、兴产、循环”的总体思路,着力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
聚焦重农固本、厚植优势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激发镇域经济内生动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聚焦深化改革、扩大内需 增强发展活力
面对发展中的诸多难题,坚持全方位深化改革、扩大内需、争项争资,全力提振信心、增强预期
聚焦环境改善、绿色低碳 守牢生态底线
坚持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监利
聚焦为民惠民、共建共享 提升幸福指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事,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