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1月09日
第A008版:沙市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锣场、岑河、关沮入选全省百强镇

  本报讯(特约记者万佳通讯员陈思其蔡田庆 郭书昊)近日,竞争力智库、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湖北省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2024》,公布“2024湖北省综合竞争力百强镇”名单。荆州有9个乡镇上榜,沙市区锣场镇、岑河镇、关沮镇分别排名第30位、第89位、第100位。

  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锣场镇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锣场镇立足沙市区工业经济主战场定位,锚定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目标,聚焦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民生福祉等方面加力奋进、进位争先,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产业升级,镇域经济持续壮大。凝心聚力攻项目、拼经济、促发展,坚持联企帮扶,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以“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以“优服务”促进工业经济“强振兴”。如今,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相继签约落地,新材料新医药、智能制造、轻工建材、食品饲料、现代物流等产业正集聚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培育。

  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全域推进。立足各村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布局乡村特色项目,大力引进休闲观光、特色文旅产业,做好文旅融合发展文章,推动产业片带建设,切实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步入快车道,均达到20万元以上。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乡村建设提质增效。

  民生改善,幸福指数持续攀升。加强困难群体关怀,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公共服务提质扩面,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基层教育、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民生实事落实落地。坚持底线思维,聚焦生态环保与安全生产领域,探索企业管家制度,强化监管效能。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做强纺织服装产业链岑河镇经济提档升级

  岑河镇依托纺织服装产业基础,积极探索婴童装产业特色发展道路。目前,岑河镇已聚集了350多家婴童装企业,年产婴童装1.8亿件,占全国婴童装产销量的1/8,形成了从织布、染色、裁剪、印花到成衣加工、物流的完整产业链。

  紧盯纺织服装产业做强经济。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质效。岑河镇将婴童装产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建设金色童年小镇·科创园,为婴童装产业发展提供高标准生产基地、高质量创新平台、高品质生活服务。目前,园区已吸引了一批高质量企业入驻,为岑河婴童装产业提档升级注入了强劲动能。

  锚定农业现代化推动三产融合。通过规划“六园六基地”乡村振兴发展蓝图,以点带面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同时,岑河镇还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以共同缔造理念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聚焦群众需求提升服务质量。通过置顶“民生清单”、落实“幸福账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岑河镇坚持社会治理创新,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不断提高防控能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推动产城深度融合关沮镇发展日新月异

  关沮镇抢抓荆州新城建设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以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为关键抓手,走出了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强招引、快建设,焕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新城建设气势如虹。凝聚共识、夯实举措,以更高站位推进荆州新城建设成势见效,全力推进荆州新城建设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高效实现。锚定主导产业,聚焦主攻方向,积极构建招商引资“一盘棋”格局。

  护环境、提颜值,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流域治理扎实推进。群策群力、深化行动,以共同缔造理念推进洪湖流域治理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努力为辖区居民创造一个更加宜居、美丽的生态环境。深化清渠洁岸行动,聚焦重点纵深推进,打造水清岸绿美景。累计完成对30条河渠的全面排查,清除渠道淤泥1.95万方。农村改厕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全镇全年332户的改厕任务已全部完成,有效促进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办实事、解民忧,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了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持续加强对低保对象、特困分散供养人员、临时困难家庭、80岁以上高龄老人等困难群体的服务,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积极助力小微企业及个体创业者发展,为全镇55家小微企业和48名个体创业者申请到了累计1.71亿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