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1月10日
第A003版:会场传真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还洪湖一湖清水

——出席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的人大代表热议洪湖流域综合治理

 

  □ 记者 田心怡 胡嫚嫚 赵叶秋 张林 见习记者 周安一

  入冬以来,洪湖湿地迎来大批越冬候鸟,灵动的身影为凛冽冬日增添一份生机。

  作为湖北第一大湖、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洪湖是荆楚大地重要的生态屏障。一年来,荆州全力以赴打响一场洪湖流域综合治理攻坚战。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强力统筹下,洪湖流域综合治理全域合围、重点突破,湖区水质4月份以来有5个月达到Ⅳ类,全年除总磷外其他指标均达到Ⅲ类考核要求,顺利实现“一年有起色”目标。

  出席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的代表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畅谈过去一年在洪湖流域综合治理第一线攻坚的收获与成效,热议如何以更大力度推进洪湖流域综合治理,促进洪湖水质加快好转。

  2024年,压力与收获并存

  “这一年,我们用专人对接洪湖流域综合治理每个乡镇科局、每个专项工作组、每个上级对口部门,确保信息对称、沟通顺畅;用文字记录洪湖流域综合治理每个阶段、每个数据、每个进度,确保跟踪到位、参谋到位;用脚步丈量洪湖流域综合治理每个问题点位、每个交办内容、每个督办事项。”市人大代表、洪湖市副市长何蓉说,洪湖市各责任单位挂出“作战图”、明确“时间表”、细耕“责任田”,为及时有效消除难点堵点问题提供了坚实保障。

  市人大代表、监利市副市长曾唯用一串数字总结了2024年的工作:建成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22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9处;62家部门主要负责人带队下沉村社,组建275支乡村振兴工作队、58个尖刀班驻村包保;完成2.5万户改厕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乡镇生活污水收集率、城区生活污水收集率分别提高13.5%、24%、11.32%;完成全部1548家养殖主体的环境清理……同时,新建何家场闸、半路堤深水闸、沙螺南闸、沙螺倒虹吸闸等洪湖流域综合治理“清水入湖”重点项目,从源头治理、生态治理、协同治理三个方面齐抓共管、成效显著。

  市人大代表、江陵县郝穴镇党委书记张荷说,2024年,郝穴镇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溯源整治排口51处,发现并整改问题230余个,一体化推进污水收集处理、城区黑臭水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业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等工作,打造“内荆河—月亮湾—内荆河”水生态环境新链条,辖区内水质全部达到四类及以上水质,实现“一渠清水向东送”目标。

  沙市依江而立,沿线河汊沟渠密布,向上连通居民区、工业区、农业区,向下汇聚通达洪湖,如何“拧紧”入河排污口? 市人大代表、沙市区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胡友成介绍,2024年,沙市区开展中心城区生活污水治理、工业污染整治、沿河沿湖排口整治、城乡生活垃圾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及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生态水位调度等“六大专项行动”,谋划实施21个水环境整治类项目,6个工业园区、67个沿河沿湖排口完成整治,责任片区1184公里雨污管网排查完成,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河道水域清淤疏浚10万m3。

  2025年,奋斗与实干同行

  “政府工作报告多处肯定洪湖,多处点题洪湖,多处支持洪湖,让洪湖广大干部群众深受感动、信心倍增。特别是推进洪湖流域综合治理这一部分,一个个鲜活的数据,是全市上下万众一心、积极配合的体现。”市人大代表、洪湖市委书记魏朝东在审议时说。

  2025年怎么干? 魏朝东表示,洪湖将对标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洪湖流域综合治理的部署要求,紧盯“一年有起色、两年见成效、五年大变化”治理目标,坚决在“降磷退V”、减污截污控污、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上见成效,提升生态绿能、激活产业势能、挖掘内需潜能、强化治理效能,坚决抓好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综合治理,将洪湖流域打造成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攥指成拳,才能汇聚力量。张荷说,将在持续推进报告中提出的“净源”“洁岸”“清流”“绿产”“优居”行动的基础上,统筹实施好城区、农村、园区水环境治理,重点做好群众宣传发动工作,凝聚最大工作合力,巩固提升整治成效,为实现“两年见成效”目标贡献郝穴力量。

  “监利将分批分区深度开展主城区雨污分流,加强地下管网改造,持续深入加强农村6万户厕所改革以及养殖尾水治理和畜禽养殖为主抓手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曾唯表示。

  改善提升中心城区水质,是洪湖流域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的“牛鼻子”。胡友成表示,将建立健全沿河沿湖排口包保、重点领域日常巡察、排水管网监测运维、水质定期监测通报等工作机制,坚决守牢沙市水环境安全底线。

  “希望加强洪湖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项目谋划,积极申报中省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储备库和中省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支持。搭建工作平台,建立工作机制,坚持生态环境导向开发的EOD项目包装,积极向金融机构推介洪湖保护修复治理重点项目。”市人大代表、湖北省生态厅荆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杨立群建议。

  追青逐绿,久久为功。代表们表示,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将洪湖流域打造成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