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少坤
我的老师曹克环是郊区中学高一(二)班跟班班主任,主教语文。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成了我们高一(一)班的语文代课老师,我有幸聆听他的授课。他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给我们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曹老师是新堤人,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文化气息的熏陶,以及本人的求知好学,知识底蕴厚实,满腹经纶,学识渊博,是郊中资深语文教员。
曹老师身体清瘦、单薄,身高一米七的他显得格外修长,国字脸型,一双蚕眉下有双深凹深邃的大眼晴。曹老师平日衣着简朴,尤爱穿中山装,这表现了他生活严谨与为人师表的风范,平日走路眼晴平视,腰身挺直,步履轻快,这形态举止正好用风度翩翩来形容他。
曹老师很敬业,平日里把课堂当舞台,视学生为观众与听众。他工作很有激情,走进课堂,他就象演员上舞台或入镜头般地进入角色。在同学心目中,上课状态中的曹老师是诲人不倦的老师,是慷慨激昂的演说家,是情感真挚的演员。他授课善于观察同学的听课情绪,偶尔用一分钟时间为大家灌输精神咖啡提神,这里有幽默笑活、典故、时尚、政治,他富于激情的演讲气场爆棚,同学们凝神静气,聚精会神地听着,课堂上时而传来阵阵掌声与笑声,这是对他授课的认可与赞誉。
曹老师授课有个特点,从不看备课本,其实,课文中的每个章节段落及主题中心早巳背诵于心,拿着备课本上讲台是为了对同学的尊重,格守教师职责。他授课,声音洪亮,抑扬顿挫,疾缓有度,时而仰首大笑,时而声泪俱下,这只是他授课状态一帧剪影。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云:“大弦槽槽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是对他授课的轻重缓急、拿捏到位的最好注释。
曹老师在黑板上的粉笔字总是很认真地书写,让同学好认以便笔记。他的高水平授课以及这种认真的态度,让同学们对他的十分钦佩与景仰。
曹老师为我们代课的一个场景时常在我脑海里闪现:他步入课堂讲台,目光环顾课堂四周,我们知道,这是用目光向大家致意,用目光与每位同学交流,他的眼神犹如点亮的蜡烛,温暖照亮同学的心房,此刻,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激荡。
我们那届高中学习历时两年半,1974年毕业后,就再没见过曹老师,直至2019年,在同学毕业45周年的聚会时方知曹老师的下落:曹老师被调入全市王牌学校洪湖一中任地理老师,教学成绩斐然,被评为省特级教师。在香港回归祖国之际,洪一中受政府委托举办了关于香港的时事讲座,主讲人就是我的代课老师曹克环,效果非同凡响,好评如潮。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知识改变命运。乃千真万确的真理,我们高中一年级分成高(一)班与高(二)班,当时分班是按学生考分组成的,没有快慢班之分,没有火箭班与精品班之分,完全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曹老师跟班执教的二班出了6个大腕级的同学,一班出了2个大腕级同学。我时常思考这个问题:国学语文博大精深,多半渗透孔孟儒家的文化思想,它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激发人的智商与情商,这印证了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至理名言。
时光荏苒,一幌几十年过去了,曹老师为我们代课的情景让我终身难忘! 我忘不了他那单薄而挺拔的身影,忘不了他那目光如烛的眼晴,忘不了他睿智幽默的谈吐,忘不了他授课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语重心长的的教诲,更忘不了他那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蜡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