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1月10日
第A007版:健康周刊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健康科普

百白破疫苗要这么打

  根据《关于国家免疫规划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免疫程序调整相关工作的通知》(国疾控卫免发〔2024〕20号),自2025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将现行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以下简称百白破疫苗)和6周岁接种1剂次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的免疫程序调整为:2月龄、4月龄、6月龄、18月龄、6周岁各接种1剂次百白破疫苗的免疫程序。

  1.什么是百日咳?百日咳有哪些症状?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人群对于百日咳普遍易感,婴幼儿更加易感。感染后典型症状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病程可持续2~3个月,故称“百日咳”。

  接种过含百日咳成分疫苗的儿童、有百日咳病史者以及成年人等感染后的症状常常不典型。

  2.为什么要调整?

  我国于1978年将含全细胞百日咳疫苗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百日咳的发病率大幅降低。但由于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衰减,且无论是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或自然感染,均不能获得终生保护,全球很多疫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出现了“百日咳再现”。

  本次百日咳疫苗接种程序的调整,主要为了让婴幼儿更早获得对百日咳的免疫力,提高儿童百日咳的免疫水平,更好地保障婴幼儿和儿童的健康。

  3.调整了什么内容?

  ①前4剂疫苗免疫程序调整

  前4剂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由原来的“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调整为“2月龄、4月龄、6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

  ②6周岁儿童接种疫苗调整

  6周岁儿童原来接种1剂次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白破疫苗)调整为接种1剂次百白破疫苗。

  4.做好预防措施是关键

  传染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即使接种了疫苗,仍要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①科学佩戴口罩

  在人群密集的场所佩戴口罩可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若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近距离接触照护婴幼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降低婴幼儿感染风险。

  ②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日常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居室常通风,注意合理作息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③加强健康监测

  在共同居住生活、工作学习等情况下,与百日咳病例(发病前1周至发病后3周)有接触史者,应进行21天自我健康监测。接触史包括:当病例说话、咳嗽、打喷嚏时,接触者可能直接吸入病例喷出的含病原体飞沫而感染;共用物品也可能导致密切接触传播等情况。

  监测期间如无咳嗽、流涕、发热等不适症状,可正常学习工作;避免与婴幼儿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近距离接触,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一旦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来源:荆州市卫健委)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