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洁宗璇通讯员张慜鋆李轩
病理诊断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2024年,湖北高位推进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荆州市紧跟发展脚步,通过建设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撬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三医”联动改革,优化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数智”驱动 破解基层群众看病难
数智化病理服务,对于家住江陵县白马寺镇的王女士来说,意味着一条“大病不出县”、免受奔波苦的便捷就医路。
王女士在体检中发现腹部有包块,惴惴不安的她第一反应是“到大医院找专家”。“前往荆州或武汉会诊一次,少则两三天,多则半个月,交通、食宿花费在千元以上……”她算了算账,犹豫不定。
听说家门口的江陵县白马寺镇中心卫生院有“远程医疗”,王女生赶来咨询。
医生告诉她,在卫生院完成采样后,有专车将样本送到江陵县人民医院,医院会将病理切片上传湖北省数字化病理平台,“可以预约省、市专家,进行更精准的诊断。”
“原地采样、一次交费、结果直达”,患者足不出乡便可享受到权威专家的诊疗服务。2024年6月15日,位于江陵县人民医院的江陵县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投入运行,该医院成为荆州市首个实现病理服务省市县互联互通的县级医疗单位。
为让病理诊断又快又准,江陵县人民医院积极探索标本流转新网络,携手该县12家医共体成员单位,建立县域样本送检机制,即基层采样,县级集中诊断。“基层医疗单位只需向病理诊断中心发起诊断申请,中心会及时安排专车,安全、高效转运病理标本,确保所有标本在县域范围内顺利完成检测诊断。”江陵县人民医院院长高青松介绍。
同时,组建病理标本县域物流运输网络,建立病理标本“一个口子”送检机制,依托县域物流运输网络进行全流程冷链运输,实现病理标本线上申请和线下转运无缝衔接。
截至目前,江陵县人民院接收并完成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病理标本检测529例。数智化病理服务,有效提升了江陵县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
辐射带动 “口子县”诊疗水平大幅提升
监利市地处鄂湘两省交界处,两省居民交往密切。去年11月初,家住湖南省华容县的邓女士因腹部疼痛到监利市人民医院就诊。取活检后将标本送至医院病理诊断中心,病理科主任夏良兵发现,标本局灶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
出于谨慎,医院病理科第一时间将这份病理切片扫描成数字切片,上传至湖北省数字化病理平台,请湖北省人民医院病理专家进行会诊,仅1个小时便收到了结果:慢性宫颈炎。拿到湖北省人民医院出具的病理诊断报告,患者感慨道:“没想到在监利就能享受到省级医疗专家的诊断服务,真是太方便了!”
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监利市等“口子县”通过数智化病理服务系统建设造福周边群众,为湖南华容、安乡等地83名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正逐渐成为辐射湘鄂的诊疗“枢纽县”。
“我们的病理诊断中心除了与上级联通,也实现市内下联,织起一张覆盖省、市、县、乡的四级病理检查、诊断和会诊网络。”夏良兵介绍,该中心目前有常规组织、TCT细胞、术中冰冻、免疫组化、特殊染色等病理业务,已累计上传全流程病例3600多例,数字切片10613片,标本784例。
荆州市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打通基层就医“毛细血管”、提升基层诊疗水平,为乡村患者在当地治疗立起坚实的病理诊断“后盾”。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