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理
日前,在广西的一条河道上,一艘崭新的红色船型浮标被稳稳放置在指定位置,工作人员现场进行调试。1000公里外的荆州经开区,湖北蓝宇航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宇航标”)副总经理何伟正与客户一道,密切观察浮标运行情况。这个浮标是该公司去年10月生产的国内首个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制作的船型浮标。
浮标是为航行船只提供导航信息,帮助船只确定位置和方向的设备,通常采用钢质材料。
“传统钢质浮标易生锈、维护成本高,受撞击后易沉底对水域造成污染。”何伟说,他所在的蓝宇航标,是一家从事海事、航道设备专业设计开发、工业制造和设备安装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全国航标器材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航运绿色低碳发展,推广环保型浮标。蓝宇航标抓住这一契机,从2022年起,陆续投入600余万元进行新产品研发工作。
什么样的新浮标可以满足市场新需求? 该公司技术人员查阅大量资料,向材料、航道等领域的专家请教,经过配比优选法测试,经过上百次试验,最终找到了能满足环保型浮标性能要求的原材料,确定分子量大于450万以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适合做新型浮标的基材。何伟介绍,相较于钢质浮标,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作的浮标,具有无污染、抗撞击、免维护等优势,使用寿命也较传统浮标提高一倍以上,“具体使用什么规格的聚乙烯,要根据浮标投用的水质来决定。不同水域环境,需要使用不同分子量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不管怎样,分子量均在450万以上。”
基材的选定,让企业在研发上迈出了第一步。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类聚乙烯材料流动性差,熔融状态下粘度高,很难用常规方法加工,是全世界工程技术人员公认的最难加工的材料之一。
蓝宇航标的技术人员不断改进工艺,探索使用高压成型法与热熔焊接法,反复试验,终于在去年10月,生产出首款性能稳定的环保型浮标。新产品受到国内专家的高度评价,不少客户抛出“橄榄枝”,主动联系蓝宇航标,发来求购信息。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去年底,该公司投资2.5亿元建设新厂房,预计今年6月可建成投产。“新厂房内,我们将投用更多新设备,进一步提升产能。”何伟说,目前,公司还与武汉理工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科研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根据客户需求打造定制航道信息化系统,为客户提供实时监控服务,提升航道管理的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