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婷玉
三年前,父亲离世后,为了让奶奶能从哀伤中渐渐走出,丰富一下老年生活,我们鼓励她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给她申请了一个微信号。
奶奶很快便学会了用微信发语音信息,在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夜晚,我收到奶奶的微信语音信息。我惊喜地点开,听着她说的话,和奶奶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天。奶奶一会儿对我嘘寒问暖:“吃过没有?”“明天要降温了哦,记得多穿些衣服。”一会儿和我家长理短,说爷爷钓了多少鱼回来,又怎么跟她唱了反调。之后的每一个夜晚都是如此,这样的聊天就像是我的睡前仪式一样,每天都让我在奶奶充满仪式感的关爱中进入梦乡。
有一天,奶奶突然发来一条59秒的语音消息。我满怀好奇,轻轻一点,就听到奶奶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朗诵了一段心灵鸡汤文:“风吹雪花落,日短夜更寒……没有过多的语言,愿我们一切健康平安。平安最富,健康最贵。周末快乐,晚安。”听完后,我觉得好笑又感动。我问她从哪儿找到这些文字的,她说平时看书记下来的。她知道我性子急躁,多愁多虑,所以才用这样的方式来宽慰我。本以为这只是她的突发奇想,不曾想这个习惯她一直坚持到现在,而且发来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发音也是越来越标准。每说完一段心灵鸡汤,后面都会加一句“晚安,好梦。”我听着奶奶一条条的语音,感受到她满是仪式感的关爱,心上一股暖流缓缓流过。
除了每天的关心,奶奶还会在特定的日子,给我发来祝福的语音。她总会在我生日的当天,第一个给我发送语音。一打开手机,就看到奶奶发来的语音,六点钟。略显调皮的语气,带着明显的笑音:“祝大熊猫生日快乐,天天开心……”我甚至可以想象,她正拿着手机,用力摁着键,笑眯眯盯屏幕的模样。我听着听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了,立刻回复了一个“比心”的表情。抬头眺望远方的太阳,我会心一笑,奶奶的仪式感伴着朝阳,温暖着我的年年岁岁。
奶奶的仪式感就像冬日的暖阳一般,为我驱散了黑夜的寒冷,也为我照亮了前行的路,使我在独行的日子,从容自在,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