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1月16日
第A005版:公安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乡贤不“闲” 共酿“甘甜”

——孟家溪镇黄堤村激活乡贤资源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 通讯员 李丹 毛顺源

  2022年,对孟家溪镇黄堤村村民薛维海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在这一年,为更好建设美丽乡村、整合本地资源,黄堤村在镇党委、村“两委”和本地乡贤的积极支持下,成立了黄堤村乡贤理事会,薛维海被推举为会长。

  在薛维海的带领下,黄堤村乡贤理事会在村“两委”带领下,深入贯彻共同缔造理念,巧打“乡情牌”,以乡情为纽带,激发乡贤情怀,激活乡贤资源,将乡贤与乡亲有效联结,共同参与家乡社会治理与发展建设,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争当“领头雁”,助力产业发展

  2023年12月,薛维海召集乡贤们共筹资200万元,在黄堤村十组修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种植山红蜜柚、朝天椒等,每年至少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促进黄堤村村民增产增收。为多渠道帮助村民增收,实现村民共富,乡贤抢抓“三块田”改革契机,动员农户流转闲置、低效益田地,发展蟹稻产业,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

  为明确黄堤村产业发展方向,乡贤理事会组织乡贤多次走访入户、深入调查,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现状,并结合村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积极牵线搭桥,同村“两委”先后到荆州市桐岭村、美灵宝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潭花石镇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共商共谋产业发展方向。

  乐当“贴心人”,为民解忧纾困

  团圆会,是黄堤村依托乡贤理事会,组织乡贤、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在一起共叙情谊、共话发展,凝聚共识和民心的重要形式。

  2023年的团圆会上,群众代表畅所欲言,提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众乡贤在会长薛维海的倡议下,捐款17万余元用于家乡发展建设。经理事会与党员群众代表一致同意,将17万元率先用于村级亮化工程,改装了太阳能路灯145盏,极大便利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理事会采取“包组”责任制,积极同村组干部一起参加村民小组会、农户会,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听取心声,着力解决群众的“心头难”。在理事会的努力下,乡贤与群众建立了更加深厚的情谊,群众也更加支持理事会和村“两委”的工作,共同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甘当“排头兵”,推动环境整治

  按照“拆通透、码整齐、扫干净”的原则,乡贤积极带头、争当表率,主动拆除违建、净化庭院。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推动黄堤村完成全村99%的道路硬化,新增路灯185盏,疏通沟渠2856米。为协助村组干部组织开展“村民说事”活动,乡贤理事会广泛带动广大村民自觉拆除危房48栋、拆违治乱51处,引导群众落实房前屋后“三包”责任,定期联合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中心户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组成评选团,开展“美丽庭院”评选并公示评选结果,建立奖惩机制,倒逼群众养成行动自觉,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

  善当“解铃人”,化解矛盾纠纷

  黄堤村以乡贤、村组干部、“法律明白人”为骨干组建了“矛盾调解团”,搭建起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融合平台。

  以“三防”调解机制、“三助”联动机制、“三找”帮扶机制为基础,“矛盾调解团”积极排查、化解每一起矛盾纠纷。同时,联同镇司法所、片区法律顾问积极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律援助等,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知法、用法、守法意识,助力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2024年7月,“矛盾调解团”借助“乡亲有事·小玲调解”化解平台,协同县卫健委、镇平安建设办等部门,采取“一对一”“背对背”等多种调解形式,成功化解了一起陈年医患矛盾纠纷,解开了患者“心结”,维护了社会平安稳定。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