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施慧敏 欧阳钰海
当时间契合被历史标注的大事件,注定如同春潮涌动,发出久久回响。
江陵人民清晰地记得,6年前的这个美好时节——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从荆州港码头登船考察长江,勉励大家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并嘱托“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时序更替,逐梦前行。2100多个日日夜夜,让时光有了纵深、岁月有了层次。6年来,江陵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奋力绘就“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最美画卷。
望江楼,已在这里矗立了近40年,它见证了荆江大堤的历史变迁。10年前,它曾被众多非法砂石码头环绕包围,常年砂砾乱堆、污水横流。现在,这里已经成为风光秀美的绿色廊道。
县水利和湖泊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江陵县坚决扛起长江大保护使命,以“1234护江行动”为抓手,统筹水、路、港、岸综合整治,常态化开展非法码头整治、岸线生态修复、饮用水源地保护、打击非法采砂等工作。
牢记嘱托,勠力前行,绿色成为江陵最靓丽的底色。6年来,江陵县铁腕取缔非法砂石码头(堆场),实施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工程,全面打好“十年禁渔”攻坚战,134名退捕渔民得到就业帮扶、享受参保绿色通道,109名渔民中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退捕渔民全部实现转产就业。
马家寨乡文新村村民以前捕鱼为生,靠天吃饭,辛苦不说,风雨大的时候就不能作业。现在,村里给大伙儿安排公益性岗位,村民生活更有保障。
全县积极推进渔民上岸后就业安置。一方面,通过安置转岗就业,支持退捕渔民上岸就业,让部分渔民加入禁渔巡查队伍。另一方面,全面落实相关政策,为退业渔民缴纳社保等保险,为他们提供保障。此外,还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
实施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人与自然之争划下“休止符”。6年来,江陵把“长江大保护”作为重中之重,重拳出击,治沉疴、畅河道,展开了一场又一场不竟全功不收兵的“碧水保卫战”:非法码头、非法采砂,全面禁止;沿江1公里内所有化工企业,全部“关改搬转”;岸线500米内的家畜禽养殖场,全部退养;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实现覆盖……
严禁在长江内外堤放牧、在饮用水源保护区游泳;实施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打击非法采砂、非法排污、非法捕捞、非法倾倒垃圾,推动长江大保护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依江而立、因江而兴,点燃“美丽经济”绽放“美丽效益”。近年来,江陵县坚持“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倾力打造新时代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全力建设绿色低碳高效发展示范区,着力构建起“千里江陵”数字化城市品牌体系,相继建成仙鹤楼主题公园、月亮湾生态湿地公园、龙渊湖生态湿地公园,精心举办“油菜花赋”“桃花节”“丰收节”“年货节”“健康跑”等系列主题活动,走出了一条以“农”为基础、“文”为内核、“旅”为引擎、“体”为载体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今,人们出门见绿、一步一景,悠闲漫步、轻松惬意。
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江陵赢得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江陵县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县城、“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县等荣誉称号,“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风帆启航再驰骋,江湖扬波作和声。江陵将持续聚焦“建设绿色低碳高效发展示范区”发展目标和“两基地一枢纽”功能定位,锚定“乘势跃升年”主题,鼓足干劲、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以奋进之力书写新时代壮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