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1月24日
第A004版:公安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公安县聚焦“一老一小”所需所盼持续发力

老有所养 幼有所育 民有所乐

  □ 通讯员 张康丽

  人人都会老,家家都有小,“一老一小”关系亿万家庭。近年来,公安县围绕“一老一小”不断完善普惠托育和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统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市民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让小孩欢度童年、老人安享晚年。

  一大早,在县社会福利院居住了12年的罗明华老人,约着好友一同下棋。为了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县福利院设置了接待大厅、棋牌室、阅览室、谈心室、康复室等功能厅,并配备专业护理人员,实现医养一体化建设,使来到这里的老人能够拥有一个幸福舒心的晚年生活。“我们将努力实现服务优质化、管理制度化、生活多样化,确保入住的每一位老人都能住得安心、舒适、快乐。”县社会福利院院长熊勇说。

  和罗明华老人的选择不一样,家住民安小区的李绪珍选择的是居家养老。2023年,他们家被列入适老化居家改造名单,李绪珍和老伴便拥有了“私人定制”的居家住所。县民政局养老服务股副股长崔姚介绍,通过有力有序推进适老化改造,积极探索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新模式,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居家生活环境,着力推动实现“养老”变“享老”。目前,全县成立全省首个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新建养老服务综合体8家、城区社区助餐点7处,开办老年幸福食堂11家,构建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老有所乐,幼有所学。在南平镇鲍关村自强学堂,车芸萱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寒假学堂”“自强学堂”是全县护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护苗工作站以农村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以驻村驻点工作方式推动服务重心向基层下沉。近年来,公安县统筹推进护苗工作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县63所农村中小学、258个村、54个社区护苗工作站建设实现全覆盖,8000多名县直党员干部、教职工、村(社区)干部及志愿者对口帮扶,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无缝衔接的全时段、常态化护苗机制,为全县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天。

  不落下每一名孩子,县委、县政府十分注重对特需儿童的关爱。县残疾人康复中心通过结构化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逐一分解教学目标,启智润心,改善特需儿童的运动、认知、社交沟通等功能障碍,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早日融入社会。

  近两年来,公安县始终坚持把关心关爱“一老一小”工作作为一项暖民心、解民忧、增民力的重点民生工程来抓,聚焦“一老一小”两大重点群体所需所盼,大力建设社区幸福食堂和托育服务中心,满足社区群众的新期待,确保老有所乐、幼有所学,不断推动养老服务新模式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