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晚,正月初十。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灯光璀璨,第九届亚冬会主火炬在此点燃,中国年、哈尔滨、亚冬会、冰雪经济,多个“顶流”汇聚,“燃爆”了!
在中国现代冰雪运动的发源地,“国际滨”迎来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运动员,开启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
从北京冬奥会到哈尔滨亚冬会,中国“冰雪热”传遍大江南北,也为世界冰雪活动注入生机活力。从冰雪运动普及到冰雪旅游火爆,从冰雪产业发展到冰雪经济升温……“冷”资源变成“热”产业,中国人的“冰雪奇缘”愈来愈奇妙。
赛场内外冰雪运动“活力十足”
从3日开始,亚冬会陆续迎来各项比赛。截至7日,冰球、冰壶、短道速滑三大类开赛。
本届参赛国家和地区数量、运动员人数都创亚冬会历史之最;从参赛项目来看,6大项11分项64小项中,约31%的小项首次进入亚冬会。
赛场内,冰雪竞技尽情比拼;赛场外,冰场雪道搅热寒冬。
距哈尔滨市区约200公里的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是亚冬会雪上项目举办地。仅在春节期间,整个度假区接待游客17.39万人次,同比增长41.9%。
目前,这里雪场、雪道全面升级,车站、公路提升改造,酒店、民宿再度翻新,房间数增至2473间,可容纳5000余人住宿。
“亚冬会在家门口举办,我们的雪板不能停!”90后滑雪“发烧友”梁伟婕带着孩子在度假区住了快一个月,坚持滑雪锻炼身体、磨炼意志。
起身,滑行,出手,投壶……在哈尔滨市奥禹冰壶运动中心的训练场上,很多冰壶爱好者体验“冰上象棋”的优雅与智慧。“这些年学冰壶的人越来越多,尤其这个寒假,青少年研学、亲子家庭研学团队络绎不绝,”这家场馆负责人李俊苹说,“冰雪运动热了,前景可期!”
国家体育总局研究显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以来,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3.13亿人。其中,2023年入冬以来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2.64亿人。
汇聚冰雪“顶流”魅力
正是大年初十,年味儿与亚冬元素融合交织。哈尔滨街头巷尾张灯结彩,在百年老街中央大街,火红灯笼高高挂,造型各异的锦鲤花灯栩栩如生;吉祥物“滨滨”“妮妮”向游人问好;在太阳岛雪博会,扎着红围巾、身贴福字的“雪韵福娃”喜气洋洋。
过去一年,南方“小土豆”成群结队而来,如今“洋面孔”也爱上这座城。“白天冰雕晶莹剔透,夜幕降临如梦如幻,还可以在雪地蹦迪,太不可思议了!”印度游客梅赫塔迫不及待地把照片发给亲朋好友。
纷飞的雪花千姿百态,不同文明也各具风采。
这是开放包容的“尔滨”:中国天坛、马来西亚双子塔、新加坡鱼尾狮……在世界最大的冰雪主题乐园——哈尔滨冰雪
大世界里,亚奥理事会成员的地标造型冰雕林立,主打“足不出园畅游
亚洲”。
这是热情洋溢的“尔滨”:出租车、公交车驾驶员展开培训,学习英语;机场、铁路等交通枢纽焕新升级;出入境管理、移动支付、外语讲解等,约6000名志愿者在一线保障赛事各项工作……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春节期间黑龙江省入境游游客人次和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30.4%、135.5%,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08%。“国际滨”汇聚起冰雪“顶流”魅力。
冰雪同梦澎湃“热”动力
融入石墨烯发热技术的贺岁公仔,灵感闪现的精美冰箱贴,布满亚冬会比赛场馆的“黑科技”……去“尔滨”,感受“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今年春节假期,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1215.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91.5亿元。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正在成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对外开放的新纽带。
&n
冰雪辉映 亚洲同心
松花江畔,万家灯火。新春正月,万众欢聚。
7日晚,承载着亚洲人民对于和平、发展、友谊的共同愿望和追求,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开幕。
时隔近三十年,亚冬圣火再次照亮冰城。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运动员参赛,创亚冬会历史之最。
人们怀揣梦想,汇聚于这片热情洋溢、开放包容的黑土地,追寻中国式现代化足迹,谱写“冰雪同梦,亚洲同心”的华章。
从北京冬奥会到哈尔滨亚冬会,中国“冰雪热”传遍大江南北,也为世界冰雪运动注入生机活力。
三年过去,中国冰雪经济的热潮早已漫过山海关,“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落地生根。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进入寻常百姓家。北方“猫冬”的习俗,正被滑雪板划出的弧线改写;南方孩童对雪花与冰凌的好奇,化作雪场、冰场里蹒跚学步的身影。
冬奥遗产不只是奖牌榜上的荣光,更是张家口风车转动清洁能源的嗡鸣,是阿勒泰牧民变身滑雪教练的蜕变,是查干湖渔猎文化嫁接冰雪旅游的新枝。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2023至2024年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达到4.3亿,预计2024至2025年冰雪季有望达到5.2亿,冰雪休闲旅游收入将超过6300亿元。
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当雪道延伸拓展出乡村振兴的新图景,当雪杖击打出制造业升级的快节奏,冰雪产业正以喷薄之势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新增长点。
纷飞的雪花千姿百态,不同的文明各具风采。
亚洲大陆的子民,早已将生存淬炼成与自然对话的哲学。蒙古草原的骑手在暴雪中驯服烈马,波斯湾的采珠人潜入深海与暗流博弈,恒河平原的农人在季风中播种希望……不同的土地上,滋长着同样的坚韧、协作与超越。
亚洲人民坚守安宁和睦的共同梦想、坚持繁荣发展的共同追求、实现交融相亲的共同心愿,恰似奥林匹克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亦如亚奥理事会的格言“永远向前”。
和平如同冰雪般纯洁。当战火与争端仍在部分土地投下阴影,体育却如新月般升起,用洁白的辉光覆平沟壑。不是完全抹平差异,而是让差异成为和弦;不是消除一切分歧,而是用竞争浇筑理解。
凭借体育之力,亚洲各国携手应对各类安全挑战,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贡献亚洲力量;携手共进、共谋发展,为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注入不竭动力;推动彼此包容共存、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新华社哈尔滨2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