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卢成海 特约记者 谢宇 通讯员 宋诗佳
工作带娃难兼顾、隔代教育差异大……孩子的日常保育、早教启蒙等已成为许多新手父母面临的难题。荆州市积极探索多元办托模式,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上持续发力,努力化解带娃难题。
2024年6月成立的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是全市规模最大、公建公营、普惠性的托育机构。经过半年多的投入运行,该托育中心在“医育结合”上形成鲜明特色,让“荆有善育”的城市幸福名片享誉荆楚。
医育结合 呵护宝宝健康成长
荆州妇幼托育中心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可提供托位150个,有全日托、半日托等多种托育形式,设有亲子活动室、感统室、奥尔夫音乐室、游泳馆等14间教室和功能室,以及1000平方米的户外绿化和大型运动场地。开园6个月来,累计入托6-36月龄婴幼儿291名,有力缓解周边家庭“带娃难”困境。
“对于6至36月龄的宝宝来说,家长们普遍关心的是他们每天吃得怎么样、睡得好不好、玩得开不开心。”荆州妇幼托育中心负责人李田甜说,将医疗服务与托育服务融合起来,是中心的一大服务特色。“在这里,宝宝们不仅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还有安全和健康保障。”
在荆州妇幼托育中心,从入园的第一天起,就为每一位婴幼儿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预防接种,进行膳食营养分析,定制营养食谱,定期对婴幼儿进行发展评估、发育监测,对生长发育偏离的婴幼儿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无中医,不保健。在园区专门设置的中医保健室,每天为宝宝们进行摩腹、捏脊,改善他们的脾胃功能;组建应急救护MDT(多学科会诊)团队,负责对宝宝突发健康状况进行园内应急医疗处置。
“托育中心有1个乳儿班、2个托小班、1个托大班,分别接收6至12月龄、12至24月龄、24至36月龄的宝宝。为保障宝宝的健康与安全,医院转岗了12名专业护士。每个班除了主课老师、育婴师,还至少配了1名专业护士。对于乳儿班,由于宝宝更小,更是配备了2名专业护士,专门负责宝宝们的安全和健康。”李田甜介绍。
围绕“良好的健康、充足的营养、安全保障、回应性照护、早期学习机会”五大养育照护要求,荆州妇幼托育中心真正做到了“医育结合”并形成鲜明特色。
2024年10月和11月,在湖北省医育结合婴幼儿养育照护服务培训班、全国托育服务工作培训班上,荆州妇幼托育中心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吸引国内及省内多家妇幼保健机构、托育机构到荆州妇幼托育中心参观交流。
宝宝放心托育 家长安心上班
每天上午8点,作为亲子课主管老师,章涵都会准时站在托育中心门口,迎接入园的宝宝们。
根据不同年龄段宝宝的生长特点和发育情况,托育中心为宝宝们设置了启蒙课,锻炼宝宝手指精细运动,还有感统课,训练宝宝的四肢协调能力,以及奥而夫音乐课、创意美育课、艺术手工课等丰富多彩的成长课程。
推着宝宝巴士,到户外晒太阳去啰!到公园看小动物,用落叶给宝宝做衣裳,户外活动成了宝宝们的最爱。
玩累了,美食必不可少。托育中心为宝宝提供“两餐两点”,蔬菜、肉类、水果等食材都是当天采购、现做,保证新鲜、干净、卫生。小馒头、无糖小蛋糕,并配有苹果汁、梨子汁、银耳汤,都是不加糖的,宝宝们都特别爱喝。
此外,托育中心还统一为婴幼儿购买意外保险,老师全程陪同照护。在食品安全方面,有封闭式厨房,聘请专业厨师每天制作餐点。在消防安全方面,统一接入医院智能消防系统。在安全保卫方面,有医院和园区双重安保。全园采用智慧化托育,24小时全程无死角监控,利用智慧托育平台,将宝宝在园情况,通过图片、视频及时反馈给家长。
“宝宝每天有2次睡觉时间,每次入睡前、醒来后,都要给宝宝做健康检查。宝宝放学后,还要对整个园区进行全面消毒,对地毯、地板、海绵垫、玩具、桌椅等物表进行消杀,对厨房、卫生间、教室等不同区域,拖把、抹布等严格分类,做到‘一对一’专用。”章涵介绍。
“妻子休完产假后,我们就把4个月大的女儿送到托育中心。”市民朱尚君说,他和妻子都要工作,两边的老人也没退休。听说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有个托育中心,他们就把女儿送到了该中心。
朱先生早上上班前把女儿送到托育中心,晚上下班后再把女儿接回家。“我上班,她上学;我下班,她放学。”朱先生说,他在与托育老师的互动中,学到不少的科学育儿知识。
作为荆州市托育综合服务指导中心,荆州妇幼托育中心还将“医育结合”新模式辐射基层,与135家托育机构签订《医育结合服务协议书》,在城区45家托育机构开展“健康管家”驻点服务。该中心坚持开展保育员、育婴师和母婴护理培训,开设“线上+线下”家长课堂,举办托育机构管理培训班,让更多家庭也能享受到放心、可及的托育服务,彰显了三甲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的社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