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暖心——着力营造活力迸发的市场环境
去年6月,湖北德永盛纺织有限公司完成了一次特别的融资,通过石首市金融办、石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银行、企业等多方协调沟通,以核心专利为质押物,成功从中国银行荆州分行融资3500万元,打破石首多年无专利质押零记录。
“我们的技术产线需要升级,资金周转遇到困难,但企业又缺乏固定资产,很难获得抵押贷款。没想到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解了燃眉之急。”该公司负责人说,银行提供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大大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有了足够资金,公司就有充足的动力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为激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动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石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企业大走访行动,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关政策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企业政策知晓率,助力企业畅通融资渠道。同时,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组织银企对接活动,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有效融合。
“‘需求您来提、过程我来办。’企业有任何需求找到我们,我们一定把事办快、办成、办好。”石首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以便民为基准的创新,是石首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不懈追求。
打造“1+15+2”智慧办税模式;优化贷款抵押登记手续;发明专利质押融资实现“零”突破;建立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四补”机制;建立企业梯度培育库,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较上年新增11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家,通过率100%,高新技术企业达62家……畅通循环,一项项政策落到实处,让石首市场的基础打得无比牢固,企业活力持续迸发。
用心——加快构建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谢谢法官,这下我们可以安心生产了。您放心,我们一定按时还款!”近日,石首某纺织企业负责人吴某接过调解书,对法官表示感谢。
2024年初,石首市某纺织企业因遭遇冰雪灾害导致仓库倒塌,棉纱受损,直接损失近200万元。为重建厂区恢复生产,企业现金流受到影响,导致还款延误,被银行起诉,要求偿还借款本金283.9万元及相应利息、罚息。
受理案件后,石首市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刘荣涛上门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并听取企业自身诉求和难处。考虑到实际情况,刘荣涛按涉企案件经济影响“双向分级”评估制度要求,将评估贯穿立、审、执等各个环节,最终企业与银行达成调解协议,该企业按月支付利息、罚息,本金分四期还清。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石首市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推出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等一批便民利企的“小切口”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
探索涉企案件经济影响“双向分级”评估制度,促成调解或主动履行后以撤诉方式结案823件,调撤率达64.6%,相关案例入选2024年湖北法院十大涉企业执行典型案例;推行“1730”人事争议案件快速处理机制“绿色通道”,案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5%,仲裁结案率达100%。
践行“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执法理念,全面提升行政执法监督质效,先后梳理出行政执法事项清单169项,形成案例200余个;出台《石首市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系。
持续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石首市正以更加有力的务实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良好环境。
站在新的发展阶段,石首市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多措并举持续优化发展“软环境”,全面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