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大玲 孙颖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2月12日上午,走进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话务大厅,电话响铃声、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
有呼必应,接诉即办。话务员们认真对待每一件诉求,能当场答复的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形成工单派发给相关部门。对群众的诉求,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12345,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群众,是一条体现着城市温度的热线。这里是民声民意的汇集池,小到水管破裂、政策咨询,大到营商环境、交通安全等,市数据局公众诉求科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12345热线的运行。
2024年,市12345热线共受理企业群众诉求约85万件,当场答复率达79.5%,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受理量较上年同比增加8.2%、满意率提升2.5%。
面对话务量的持续上涨,如何保证办理质量不降? 市数据局公众诉求科坚持刀刃向内、敢破敢立、改革创新,先后推出服务标准化创建、工单扁平化改革、领导干部走进话务间等工作措施,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去年,市12345热线在全省率先推行工单扁平化改革,话务工单可“一键直达”全市72个市直部门、11个县市区、128个乡镇(街道)约600个承办单位,平均办理时效提高1天;全面推行热线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了话务、工单、人员、知识库4个全生命周期标准体系;持续开展“领导走进话务间线上察民情”活动,邀请县市区政府和市直部门的领导走进话务间,化身话务员接听热线电话,现场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
“一拨就通、有诉必答,一系列创新措施推动了工单办理效率提升,让企业群众的闹心事、烦心事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市数据局公众诉求科科长黎高峰介绍。
办好政务热线,解决群众疑难,需要一颗为民担当的情怀。12345热线工作人员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的实时在线和风雨无阻的坚守,成为基层群众最坚强的依靠。
话务大厅内,班组长马艳头戴耳麦、眼睛盯着电脑、双手不停敲击键盘,沉浸在一方小小的话务间里,为群众办理一件件带着民生温度的实事。工作3年多来,她每天至少接听电话50余个,高峰期时约百个。不论热线那头的群众是谁、反映的问题是什么,她坚持用心倾听每一个来电、回复每一个诉求、解决每一个问题。她说:“每一个来电的背后,都是群众对政府的期待和信任,都是他们的迫切需求和期待,我们必须当好热线的守护者。”
2024年11月20日,在第二届全国政务热线技能大赛总决赛上,马艳和同事赵祎、李媛历经层层闯关,分获班组管理十强、全国政务热线服务技能十强、数据技能十强;在2024(第六届)全国政务热线发展论坛上,市12345热线荣获质量服务评估A级,稳居全国50强,获评“服务群众优秀单位”。
一部电话、一条热线、一根纽带、一座桥梁,串起群众大小事,连起万家安乐。如今,“有事,就打12345”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和群众解决问题的首选。荆州这座城市的温度,也通过这条热线持续上升。
“2025年,我们将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锚定集约化、规范化、智能化建设方向,狠抓系统建设、知识库建设、队伍建设和工单管理四个重点,以超强力度推动热线创新发展,努力建设智能热线、规范热线、善治热线、品牌热线,当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务热线‘总客服’,为荆州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黎高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