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2月17日
第A003版:时事关注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云南禄丰发现蜥脚型类恐龙又一新种

  新华社昆明2月15日电 近日,国际古生物学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发表一篇论文,报道了中国科学家在云南省禄丰市发现了早侏罗世蜥脚型类恐龙的又一新种——岳氏星宿龙。

  这一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博物馆和禄丰市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合作完成。据研究团队介绍,恐龙化石的研究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化石从挖掘、修理、组装到形成科研成果往往需要数年的时间。岳氏星宿龙化石标本是2015年在禄丰市二钻山发现的,目前标本保存于原地修建的小型展馆二钻山一号馆中。该化石标本为一保存较为完好的头后骨骼,保存了第二节背椎到第二十节尾椎的完整序列,此外还有左侧肩胛骨以及几乎完整的腰带和后肢。

  据了解,星宿龙属的模式种为程氏星宿龙,于2017年被命名,其模式标本保存了3个个体,因发育有四节荐椎和独特的腰带结构而区别于其他的早期蜥脚型类恐龙。经多年研究对比发现,岳氏星宿龙同样发育有四节荐椎,这与星宿龙属的特征相似,但与模式种程氏星宿龙相比,岳氏星宿龙又具有一些不同之处,如距骨背缘平直、第五趾存在两个骨化的趾节;体型上,程氏星宿龙全长在4米—5米,而岳氏星宿龙的体长估测为8米—10米。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也表明了新标本与程氏星宿龙为姊妹群关系,故将其定为星宿龙属的又一新种——岳氏星宿龙。

  论文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尤海鲁研究员表示,岳氏星宿龙的发现增加了我国西南地区恐龙的多样性,为研究蜥脚型类恐龙的辐射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