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2月18日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两位百岁老兵,他们的战斗故事令人动容

  □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苏佳 林思源 实习生 李芷依

  荆州,千年古城。在这里,有两位长寿老人,均已年过百岁,以往未曾谋面,过去在不同地域、隶属不同单位,现如今在同一单位休养——荆州离职干部休养所,他们有很多相同点,也有不少不同点,在各自百年的人生历程中,演绎着别样的传奇战斗故事。

  其中一位老人是刘洁,来自河北,现年105岁,党龄86年,先后荣获三级解放奖章、独立自由奖章、独立功勋荣誉章等,红军干部遗孀。

  另一位老人是谢清渠,来自河南,现年101岁,党龄79年,先后荣立小功1次、三等功2次,荣获三级解放奖章、独立自由奖章、独立功勋荣誉章等。

  近日,带着对这两位双百岁老人的尊崇与敬佩,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近他们,一起探寻他们参战打仗的“制胜密码”。

  刘洁1920年出生于河北无极县的一个贫农家庭,当地群众都以能当八路军为荣,其二哥、三哥先后加入八路军,受他们的影响,刘洁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推选为村妇救会主任,组织和发动群众进行敌后抗日斗争,开展地道战,配合区小队打鬼子、除汉奸。22岁,她参加八路军,来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后又转战延安,担任八路军358旅家属队队长,配合参加支援百团大战,直到抗日战争全面胜利。

  谢清渠1924年出生于河南封丘县,亲历了1942年的大饥荒,1945年参加新四军,成为一名“解放战士”,仅过了半年多就入党。从普通战士到班长、副排长、排长、副指导员,他先后参加鲁南战役、莱芜战役、胶东保卫战、徐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硬仗大仗,奋勇拼死杀敌,获小功1次、三等功2次。解放后任指导员、连长和参谋、科长,担任剿匪工作队队长,参加舟山战役,作出了突出贡献;任人武部部长、军分区副参谋长,大抓民兵工作,推动武装建设,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

  刘洁虽是女性,但是骨子里有着一股誓死抗战的巾帼英雄气。她任村妇救会主任期间,群众经常遭遇日本鬼子烧杀抢掠。她没有惧怕、没有退缩,毅然决然投入地下工作,发动全村妇女为八路军制军衣、做军鞋,夜间偷偷潜入敌人控制区,宣传党的政策,秘密发展党的基层组织,提倡妇女解放。作为妇救会带头人,刘洁在发动群众抗日方面很有影响,日本侵略者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到处通缉抓捕她。她丝毫不畏惧、不退缩,夜间继续带领民兵破坏敌人的公路和桥梁,在冀中平原挖地道,配合区小队打鬼子、除汉奸。

  谢清渠参加过多次大战役,对淮海战役记忆最为深刻。战斗中,他始终与战友们一起冲锋在战斗一线,在战壕里一打就是45个昼夜,目睹了身边战友不断倒下,自己也随时可能牺牲,他仍然继续投入战斗。渡江战役中,他带着战友们一起歼敌、成功渡江,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经常跟战友们讲:“怕死就不当兵,当兵就不怕死,打仗越是往前冲、越是死不了,越是往后躲、越是容易‘挨枪子’。”

  1949年在浙江温岭剿匪时,剿匪任务比较重,匪患较为猖獗,经常遭遇“打冷枪”。其中一支剿匪工作队被土匪偷袭、全队牺牲,土匪还悬赏八块银元要谢清渠的脑袋,他在那里剿匪一干就是8个多月,基本清除了所管片区匪患,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剿匪任务。

  (原载湖北日报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