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2月18日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版出版发行  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为建功“支点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提升生态承载力  为“支点建设”注入持久动能  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合理诉求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提升生态承载力 为“支点建设”注入持久动能

——贯彻落实全市提升“七力”、建功“支点建设”推进会会议精神系列评论之五

  □ 本报评论员

  在湖北“建成支点”的战略蓝图中,荆州既是发展热土,更是生态屏障。肩负“三个新跨越”使命,荆州须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远见,统筹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将生态承载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为“支点建设”注入持久动能。

  生态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污染防治是筑牢底色的关键。要锚定洪湖流域综合治理“两年见成效、五年大变化”目标,聚焦水质改善与大气治理,纵深推进“八大工程”,从城镇污水提质增效到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从河湖生态修复到产业绿色转型,以系统治理实现全域水质跃升。同时,深化大气污染“五源同治”,狠抓“五个一批”项目,淘汰落后产能,以“刀刃向内”的魄力,推动生态治理从“治标”迈向“治本”。

  绿色低碳转型是提升生态承载力的治本之策。要严守“三线一单”底线,严控“两高一低”项目,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散乱污”整治、燃煤锅炉改造,加速工业园区循环化升级,打造零碳园区、无废园区标杆。支持龙头企业建设绿色工厂,推动生产洁净化、能源低碳化,培育ESG管理体系,为“荆州制造”贴上绿色标签。更需倡导绿色生活新风尚,推广节能家电、绿色出行,以全民行动凝聚低碳共识,让简约适度成为城市文明的底色。

  生态治理需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洪湖流域综合治理要跳出“就生态谈生态”的局限,探索“生态+产业”互促路径。依托优质水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文旅康养,将“绿水”转化为“流量”;依托绿色园区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让“低碳”赋能“增长”。通过生态价值转化,实现“护绿生金”,打造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的“荆州样板”。

  提升生态承载力,是荆州破局突围的“关键棋”,更是惠泽民生的“长远账”。荆州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守牢生态底线;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推动绿色转型;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唯此,荆州方能以绿色为支点,撬动中部崛起新未来,在湖北“支点建设”中书写生态优先、绿色崛起的璀璨篇章!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