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2月18日
第A007版:时事关注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新研究揭示地球内核边缘可能正在变形

  新华社洛杉矶2月16日电 近日发表在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地球内核边缘可能正在经历“黏性变形”过程,这种结构性变化为揭示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地球内核位于地表以下约5000公里处,被引力锚定在熔融态外核中。此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地球内核是一个固态球体。

  在这项新研究中,美国南加州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1991年至2024年间南大西洋南桑威奇群岛附近42个地点发生的121次重复地震的地震波形数据进行了分析,以了解地球内核内部情况。研究人员在这些数据中发现,一组地震波数据集具有前所未有的特性。

  研究人员改进了分辨率技术后发现,这些数据表明地球内核并非完全固态,其近表面可能正在经历“黏性变形”过程,即浅边界处的形状发生改变,并且形状改变的位置会发生移动。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结构性变化源于内外核之间的相互作用。熔融态外核的湍流现象广为人知,但此前从未观察到其对内核的干扰。这项研究揭示,地球外核湍流可能正在影响内核。

  研究人员认为,地球内核旋转持续减速可能与其结构性变化有关,这揭示了内核形状变化在其旋转变化中所起的作用。新研究有助于理解地球核心深处此前未知的动力学过程以及地球的热力学和磁场变化。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