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荆文静 通讯员周杰)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市场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上获悉,2025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将着力在经营主体发展、质量强市、知识产权强市、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监管执法、守护“三品一特”安全防线等六个方面开拓创新,为全省支点建设、全市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
力促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突出量质并提。聚焦新兴和未来产业,多途径、多渠道开辟经营主体发展增长点,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复制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改革典型经验,鼓励个体工商户向现代企业转型。持续推进登记审批智能化、高效化、便利化,深化“一企一照一码”改革应用,探索食品经营连锁企业便利化、规范化准入举措。推行企业分支机构、连锁门店信息变更集中统一办理。积极推动信用助企、惠企、强企,推进“鄂质贷”“商业秘密贷”、个体工商户“名特优新贷”等扩面增效。深入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打造网约配送行业党建工作品牌。
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实施,突出质量供给。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积极争取2025年产业链质量提升省级项目,有序推进“鄂质贷”增信融资助企行动。推动质量品牌创建,建立重点企业培育目录,力争成功创建“湖北精品”5个以上。推进质量强县(区、镇)培育,探索开展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建设,增强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主动对标省公共服务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开展市级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提升工作质效,不断提升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
打造知识产权强市新标杆,突出内生动能。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一批高价值发明专利和知名品牌、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加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联合多部门持续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助力企业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两站”建设,新建一批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强化商标指导服务,打造荆州品牌,建立荆州市地理标志运营中心。
全力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突出公平竞争。对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进行全面审查,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准入环境。持续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纠治收费不透明、低价低质等“内卷式”恶性竞争,督促经营者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开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深化提质专项行动,推进“宜荆荆”都市圈市场监管协作联动。
规范监管执法行为,突出精准高效。擦亮信用监管品牌,定期互推企业信用“白名单”“黑名单”。优化“综合查一次”等新型监管机制,加强双随机和信用风险分类监管。组织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群腐整治工作。开展放心消费系列活动,打造一批放心市场、放心商店、放心网店、放心餐饮、放心景区等品质消费集聚区。开展“守护消费”执法铁拳行动,整治消费乱象,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
守护“三品一特”安全,突出底线思维。坚决守牢食品安全,升级“互联网+监管”平台,实现学校食堂、集体配餐单位智能监控全覆盖,农村家宴中心“云端备案+现场巡查”覆盖率提升,聚焦校园食堂、网络餐饮、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坚决守护药品安全,有序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重点品种全覆盖监督检查,深化药械化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开展线上线下“两品一械”专项治理。守紧特种设备安全,将企业的安全管理情况、违法违规行为等纳入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常态化的隐患排查机制。坚决守好产品质量安全,聚焦消防产品、燃气器具、电动自行车、儿童用品等10类重点工业品,实施全链条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力争实现重点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8%以上,重大质量安全事件“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