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群 王璞)为进一步提升人社系统公共服务质量,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市人社局积极推进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成功纳入省级试点改革事项。
该项目主要聚焦劳动关系领域堵点难点问题,落实“基层治理为主、依法调解为主、预防化解为主”,探索新形势下解决劳动人事纠纷新路径,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绘就调解组织服务网。形成县级调解机构、乡镇调解组织牵头,以行业性调解组织为延伸,以企业调解组织为支撑的调解组织服务网。在县级层面,成立了监利市“人社+工会”劳动争议裁调对接工作室、监利市“仲裁+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监利市“人社+工会+法院”劳动争议裁调审衔接工作室;在乡镇层面,23个乡镇管理区全部设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此外,聚焦行业与规模以上企业自治,成立了4个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调解服务工作覆盖到全市95%以上的企业。
构筑一站维权新机制。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参与化解机制,统筹人社、工会、法院、检察、司法、交通等部门调处力量,着力破解人员少、案件多、任务重的难题,积极协调多部门相互协作,畅通调解、仲裁、诉讼、执行衔接渠道,构筑“人社+工会+法院+检察+司法+交通+N”劳动人事争议一站式维权服务新模式。秉持以法为据、以案释法、以理服人的原则,不遗余力做到“能调尽调”,最大限度保障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一站式调处。
打造名人调解工作室。树立名人调解标杆,在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人民法院共同指导下,成立了以退休法官何啟国名字命名的“何啟国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该工作室制度规范、机制健全、场所设施完善,自运行以来,何啟国同志运用自身丰富的法治工作经验,结合当地风土民风文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共调处劳动争议案件200余件,全年案件调解率保持在85%以上,获得许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好评,营造了独特的名人调解品牌文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