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三是在激活发展活力上实现更大突破,争当强科技谋创新的标杆。充分发挥荆州大学城科创优势,加快高端油气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崖州湾国家重点实验室、荆州农科院试验基地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切实把科创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四是在优化发展格局上实现更大突破,争当抓统筹强城乡的标杆。主动融入宜荆荆都市圈,持续加快李埠长江公铁大桥、二广高速改线等对外通道建设,切实以交通联通加快区域协同、联动发展。统筹“活化古城、更新老城、建设新城”,加快荆州大学城、古城小样板、国家级农产品物流交易与加工中心等重点片区建设,持续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加快“一轴两环四线九片”和美乡村片带建设,不断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辐射力。
五是在筑牢发展底板上实现更大突破,争当守底线优生态的标杆。扛牢长江大保护政治责任,认真抓好中、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力推动水环境治理和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推进耕地流出整改,统筹抓好平安建设,切实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六是在扩大发展影响上实现更大突破,争当兴文化展形象的标杆。立足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加快推进荆州古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做优做深农文旅融合发展文章,切实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提升荆楚文化的影响力、感染力、吸引力。
锚定目标 重点突破 兴产业 抓项目 强创新
问:围绕省委、市委整体提升“七力”的路线图、任务书,荆州区、荆州高新区将聚焦哪些重点发力?
答:我们将锚定全力服务“支点建设”、争当领跑发展标杆的主题主线,立足发展实际,全力以赴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着力以重点突破带动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的整体提升。
一是全力兴产业,筑牢发展根基。坚持工业优先导向,围绕“2+1+1”重点主导产业,大力实施荆州智慧制造产业园、新侨绿色光电产业园、现代食品加工产业园、荆州大学城“四个中心”等园区平台“满园工程”,加快中国食谷、增益楚菜、柳工江汉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着力推动产业向“新”发力、聚“链”成群,力争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产值突破15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10亿元,光电子信息集群产值突破20亿元。
二是全力抓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坚持狠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全力以赴招大引强,确保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招商引资考核位次持续前移。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聚力“五个重大”巩固扩大争资争项成果,加快推进楚文化博物馆新建、东湖高新·荆州产业园、水环境韧性提升等65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推动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齐增”,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
三是全力强创新,激活发展动力。聚焦江汉平原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持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坚持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应用为导向,围绕石油石化装备、光电子信息、现代种业等领域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形成一批新质生产力,切实以高水平科创赋能高质量发展,力争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50家以上,新增技术合同登记额突破35亿元。
问:建功支点,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荆州区、荆州高新区如何在“支点建设”中奋发有为?
答:只有干出的精彩,没有等来的辉煌。两区将进一步强化“五个意识”,把握“九度要求”,坚持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加快推动理念、思路、能力、作风“四个升级”,确保心思精力向“支点建设”聚焦,工作摆布向“支点建设”发力,能力作风向“支点建设”升腾,切实以实绩实效彰显领跑发展之姿、展现领跑发展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