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宣讲,延伸到社区、企业和群众中去。从松滋八宝镇到公安北闸、从湖北美的洗衣机有限公司到长江大学……市公安局将实地调研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传播平安和谐“好声音”。
培训,锻造出一支高素质过硬公安铁军。市公安局在全局党员民警辅警中梯次推进“星火、燎原、生根”计划,开展“小班化”培训、“点单式”授课、“跟班式”轮训,推广“警师制”,做好“传帮带”,党员民警辅警业务素质硬、战斗能力强。
淬火成钢。2024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16个集体和27名个人受到公安部、省公安厅记功表彰,41个集体、239名民警受到市局记功嘉奖。
组织“强筋”:深耕善治让特色更显
深夜,一通电话打给了沙市区公安分局中山路派出所江汉社区民警鲁克柱。
家住凤凰城的李阿姨因楼上老人养猫的噪音深受困扰,多次交涉无果后,李阿姨只好求助于民警。鲁克柱二话不说,立即和网格员联系上,两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到了老人家中,网格员讲理、鲁克柱释法,两人一起耐心劝说、调解,成功化解矛盾。
排风险隐患,守安全防线。市公安局通过发挥机关党建的强辐射、“领头羊”作用,推动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同频共振,将平安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厘米”。
党建做“红线”,派出所长、社区民警全部进同级“两委”班子,全市“一居一警、一村一辅”全覆盖,涌现出“平安洪湖赤卫队”“沙市老姨妈”“东城义警”等以党员为主的社区警务团队,以“共建共治共享”带动风险隐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推动平安建设与美好生活共同缔造。
634名社区民警、1483名驻村辅警,带动352个平安类组织、3.6万余名群防力量,形成聚中有散、分中有聚的“联巡、联勤、联防”一体化警务模式,推动矛盾纠纷联调、实有人口联管、安全隐患联治、重点区域联防、安全防范联宣等工作提档升级。
叶茂还需根深,枝荣还需固本。目前,市公安局机关基层党组织有4个党总支、56个党支部,结合“五大中心”建设实际,成立了“情指行”中心、侦查中心临时党支部。
如此庞大的体系,如何实现气血畅通?市公安局机关及时补齐配强15个在职支部班子,选拔交流39名德才兼备的业务骨干到支委班子岗位上。预备党员按期转正11人,新发展党员12人,支部建设在新陈代谢中传承有序,新老党员互促互学,为荆州公安工作搭建起一条传帮带的连接线。
如今,党建引领“近”社区,服务群众“邻”距离。平安,直达群众家门口。
走“新”走“心”:平安建设让成色更足
“孙子走丢了,但我不知道这是哪里?”近日,西安籍游客张奶奶急匆匆拨打110报警,由于慌乱,无法准确描述所在位置。
1分钟左右,正在附近巡逻的东城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询问其孙子体貌特征后,第一时间回告“情指行”一体化中心。中心调出周边监控视频画面,并向附近巡逻的交警、巡特警发出寻找指令,仅5分钟找到了小孩。
“警务高效运行”的力量之源,是市公安局党委持之以恒探索的“党建带队建、队建促工作”新方法。
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持续把警务队务融合发力贯穿到党建带队建全过程,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党建工作新品牌,推动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抓党务促警务。在湖北省公安厅一体化合成作战思维引领下,市公安局打造“党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构建各警种部门协同高效、市县所一体作战的“1+4+N”实战体系,整合警务资源力量,打通警务运行环节,全力推进现代警务建设,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警情处置中感到“受重视、有结果”。
工地20米空调管线被盗,民警1小时抓获违法行为人;群众电动车被盗,民警2小时人赃俱获;某回收站废铜被盗,民警3小时抓获嫌疑人……全体党员民警辅警把社会安全、群众满意度当作标尺,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忠诚履职的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抗冰雪、防洪水,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全市公安机关党员民警辅警干在前、走在前,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荆州中挺膺担当、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