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2月27日
第A001版:头版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创新高

质押融资总额、专利质押融资额及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二

  本报讯(记者荆文静 通讯员王奇志 熊张平)记者昨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自2021年全面推行“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模式以来,全市共办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265项,融资额从500万元到突破21亿元,为我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创新高,突破21亿元,位居全省第二。其中,专利质押融资额突破19亿元,同比增长170.76%,专利质押融资额、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二。2023年以来,全市已兑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贴息资金1309.5万元,惠及84家企业。

  为助推“知产”变“资产”,我市以政策激励撬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先后出台《荆州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奖补政策,明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标准,推动各县市区陆续出台相关质押融资支持政策,全域推动各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奖补政策落地;盘活高校资源,搭建供需对接“直通车”,入库专利2898条,建立荆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免费提供10余项服务,举办线下“政—银—企”供需对接活动和知识产权校企专利技术供需对接活动20多场,全市签订专利技术供需对接项目20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15个,签约总金额达10亿元,荆州经开区在全市率先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白名单”双向推送机制;强化窗口服务,创新探索质押“新模式”,摸索推出一套商标质押融资“三不要”和“一日办结”模式,已累计为20家企业办理商标质押融资3.078亿元;主动下沉企业,当好惠企直达“服务员”,对500余家企业集中开展知识产权“敲门问需”行动,多部门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需求调查、政策宣讲、银企对接等“零距离”“面对面”服务,开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绿色通道,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和融资贵等问题460余个,探索开展知识产权保险试点,成功获得荆州市首张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体系,加大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力度,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白名单”双推送机制,着力提升质押贷款发放率,推动知识产权高效转化,为荆州高质量发展贡献知识产权力量。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