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2月28日
第A011版:文学副刊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生入戏

  □ 王生文

  刘桂花被选进花鼓剧团前,团长正为找不到适合的演王美蓉的演员而着急。团长一眼见到刘桂花,感觉她像极了王美蓉。团长迫不及待地跟刘桂花讲戏,讲《站花墙》,然后让她试唱“风吹杨柳条条线,雨洒桃花朵朵鲜”,虽然调唱准了,但没有韵味,团长望着刘桂花说:“你要是能入戏就好了。”

  “什么是入戏?”只上过小学的刘桂花不懂入戏,接过话问团长。

  “这入戏嘛,打个比方说,你不是刘桂花,而是王美蓉。”团长打住话,想了想,试着问:“你在农村可有未婚夫?”

  刘桂花脸一下红到脖子根,抿着嘴,摇了摇头。团长轻松一笑,说:“那就好,你把杨玉春当作你未婚夫,试想想,他因为落难来投靠你家,你父亲不但不认反而将他赶出去,他无依无靠,只得出家做了道童,你知晓这些委曲后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团长的开导果然奏效,刘桂花再试唱“春风不入珠帘里,美容何日转笑颜”时,一颦一蹙神韵就出来了。团长一高兴,拍手道:“可以排戏了。”

  更出乎团长意料的是,刘桂花一见扮演杨玉春的李新华,一脸羞涩,满眼含情,锣儿鼓儿还没有响,她的魂就入到戏里去了。

  王美蓉站在花墙内侧,与隔着花墙的落魄公子杨玉春,先是互诉衷肠,继而馈赠定情之物——

  “忙在胸前摸一把,素珠落在手中存。此物不是无价宝,聊表玉春一片心。”

  “忙将头上摸一把,取下金钗一点红。金钗红,金钗红,金钗上面两条龙,一条好比杨公子,一条好比王美蓉,相公带回收藏好,见它如见王美蓉……”

  刘桂花不仅把程式化的招式演得中规中矩,而且把一个大家闺秀的端庄妩媚以及对爱情的大胆追求演绎得淋漓尽致,戏里该有的她表演出来了,戏里没有的,她以自身的独到感悟也表现出来了。

  《站花墙》一下演火了,市剧团一连好多天场场爆满。刘桂花与李新华脱颖而出,很快成了花鼓剧团的台柱子。

  就在观众们一次次看着戏里眉目传情的刘桂花与李新华,感叹着说真是天生一对时,事实上,他们早已把自己当成了王美蓉与杨玉春。第二年春天,他们把戏里美好的结局演绎成了现实。

  结成了夫妻的刘桂花与李新华仍以扮演王美蓉与杨玉春为主,在甜蜜的爱情里,他们相继有了一对儿女。

  忽一日,团里要排练新戏《秦香莲》,毫无疑问秦香莲和陈世美要由他们夫妇来扮演。

  谁知,刘桂花根本入不了戏,她的眉眼间传达出的只有情,而没有半点对忘恩负义的陈世美的怨愤和决绝。团长将戏叫停,对她说:“你还没有从《站花墙》里走出来,他不是杨玉春而是陈世美了,是狠心抛弃你和一对儿女的薄情郎……”

  “不,他不是陈世美,永远都不是。”刘桂花听不进团长的开导。

  团长无奈,只能另找别的演员替换刘桂花。可刘桂花找团长,让他把李新华也换下来,她不能接受丈夫演陈世美的事实。

  这回不要说团长不会同意,就是李新华也决意不会退出,事业正如日中天的他,对塑造新的角色的热情,盖过了对妻子的包容,他义无反顾地做起了皇家的驸马爷。

  戏里,李新华成功地扮演了陈世美;戏外,他和刘桂花走到了婚姻的尽头。

  婚一离,刘桂花自然连王美蓉也不肯演了。团长看在她曾有功于剧团的份上,让她做剧务。而此时正赶上市政府组织文化下乡活动,花鼓剧团因一时拿不出更多更优秀的剧目,只好带着《秦香莲》剧组送戏下乡。

  这天晚上,已是剧团送戏下乡的尾声了,谁曾想当帷幕就要开启的当口上,演秦香莲的演员因连日劳累,低血糖突发,被紧急送往医院。这主角演员无人可以替代,换别的剧目,演员又不齐备,怎么办? 团长急得抓耳挠腮。

  幕后从容走出一个人来,对团长说:“开演吧,我来。”她是许久没有演戏了的刘桂花。

  团长感激地对救场的刘桂花一笑,随即大声宣布:“赶紧撤换布景,演出《站花墙》。”

  “海报都贴出去了,还能换? 秦香莲,我演,春哥和冬妹,我的俩孩子演。”刘桂花这一次让团长惊讶得连气都出不来。

  最后一场《秦香莲》大获成功,轰动了十里八乡的数十个村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