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3月04日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银科新材料:银粉生“金” 冲刺百亿产值

  □ 记者 王大玲 王章青

  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熟练地操作设备,经过层层加工,将淡黄色的粉状半成品变成了亮灰色的银粉,最后打包、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开年以来,位于荆州经开区的湖北银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科新材料”)开足马力忙生产,向着年产值突破100亿元的目标奋进。

  从零起步,到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稳居国产银粉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光伏银粉生产企业,银科新材料仅用了不到4年时间。

  2021年4月,银科新材料入驻经开区,2022年建成投产,主要生产用于光伏电池片上的导电银粉,当年产值仅1.68亿元;2023年,产值增至29亿元;2024年,产值一举突破64亿元。“今年,我们的目标是‘产值保80亿冲刺100亿'。”新一年新目标,公司董事长王明远信心十足。

  产值快速增长、企业加速前行的秘诀,正是对创新的不懈追求。

  银粉是导电银浆的核心原材料,过去,国内市场90%以上依赖进口。为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银科新材料加强内部科研人员技术攻关,同时,借助外部科研力量,与高校、创新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攻克了微晶生长结构控制等技术难关,围绕银粉形成一套全面的技术体系。公司研发的最新TOPCon电池用银粉,其性能超越进口产品,解决了光伏银粉“卡脖子”难题。    (下转第2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