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3月05日
第A004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市科协相关负责人做客《行风热线》,与市民朋友在线交流——

点亮科普之光 共绘创新蓝图

  3月4日,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朱文骥做客《行风热线》直播间,围绕相关热点问题,与市民朋友在线交流。

  多维发力,科协工作亮点纷呈

  朱文骥首先向市民朋友介绍了市科协近期的工作成果。

  在科技创新领域,市科协始终聚焦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作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由科协牵头搭建,汇聚院士、专家等高端人才与企业力量,旨在满足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机制,为人才交流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与技术改造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在市科协的精心指导下,8家企事业单位成功获批省专家工作站。截至目前,全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已达72家。其中,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湖北华贵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德永盛纺织有限公司的工作站表现卓越,在全省院士专家工作站优秀工作案例遴选中脱颖而出,湖北德永盛纺织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案例更是荣膺全省十佳案例。这些工作站已成为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攻关、推动成果转化的关键阵地。

  在科普工作方面,市科协以提升全市公民科学素质为目标,广泛开展“科普五进”活动,全年累计举办500余场次,覆盖农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市科协已连续9年获评“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

  在科技服务板块,市科协着力打造科技工作者之家,全心全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通过举办科技工作者座谈会,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走访慰问40余名市直科技工作者,传递组织关怀。市科协还对2024年全市十佳科普工作者进行表彰,并推荐5名科技人才参与2024年湖北青年科技人才晨光托举工程项目申报、中国科协党校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研修班和全省2024年“荆楚最美科技工作者”宣传展示活动。

  市科技馆升级改造项目有望6月“揭盖头”

  作为2024年市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和全市十大民生工程,市科技馆升级改造项目已于2024年12月开工建设,预计今年6月试运营。

  在布展工作上,市科协组织召开了布展方案专题汇报会,邀请专家及相关部门共同研讨。设计团队充分吸纳各方建议,结合建筑空间特点、消防安全规范等实际情况,对展项布局进行精细化调整。从展教流线规划到互动体验区设置,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力求打造集科学性、趣味性、安全性于一体的现代科技馆。

  施工方面,截至2月底,外立面脚手架搭设工作已全面完成,为后续主体结构加固和墙面更新奠定了基础。市科协将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争取今年年中为市民呈现一个功能更完善、体验更升级的城市科普新地标。

  市科技馆相关负责人也对升级改造细节进行了介绍。此次改造秉持“一保二扩三提升”原则。“保”留的是城市记忆,“扩”的是服务能力,“提”的是科普品质。改造后,市科技馆年接待能力预计提升5至7倍,能更好地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

  升级后的市科技馆将以荆州故事讲述科学原理为最大亮点,精心打造五大主题场景。在“数理知韵”展区,荆州出土的楚简将成为数学启蒙的生动教材,观众可通过楚简上的古老文字探索几何图形的奥秘;“动力风暴”展区则利用荆州汽车产业集群的真实零部件,组装成巨型机械动能装置,展现科技与产业的紧密结合。“音乐秘境”“光影迷城”等展区也将为观众带来全新的科学体验。

  全力推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

  朱文骥介绍,市科协作为党委、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始终将人才工作摆在首位,多举措做好人才凝聚、培养和服务工作。

  建立荆州创新智库专家库,吸引全市顶尖人才加入。通过定期组织专家研讨、咨询活动,专家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荆州市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方案,有效发挥了专家库的智囊作用。2024年,市科协组织开展了34项科技创新智库课题研究,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参考。

  在促进产学研合作交流方面,市科协积极发挥牵线搭桥作用。成功举办“省科协2024年智库(学会)专家荆楚行(荆州站)”活动,邀请13名省级专家与本地企业进行技术对接。活动有力推动了科技成果与企业的签约转化,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

  在省科协发布的《关于2024年湖北省企业典型创新案例评选结果的通报》中,市科协推荐的10家企业成功入选全省100家企业典型创新案例。此外,荆州经开区科协的工作案例被中国科协评选为全国典型案例,并入选《全国园区科协典型案例汇编》,这充分彰显了我市在科技经济融合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编辑观点:

  凝心铸魂,在服务科技工作者中践行初心使命;创新赋能,在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中担当作为;科普惠民,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中彰显协同力量……2024年,市科协认真谋划、加压奋进,各项工作推进卓有成效。

  当前,市委已吹响整体提升“七力”、建功“支点建设”的冲锋号,全市科协系统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为“支点建设”贡献科协力量。同时,市科协要以市科技馆升级改造项目建成为契机,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科创活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科学氛围,推动全市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