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昆仑
洪湖的春天是从水底醒来的。当岸边的垂柳还在寒风中瑟缩,湖底的那些水草,如孔雀绿莹莹的花翎,又酷似江南女子旗袍上的刺绣,在水下扭动腰肢,随着细浪翩翩起舞。
蒿草是湖畔最早知春的植物。随着春风轻拂,不几天便蓬勃而出。初生的蒿草,伸展着剑兰般的叶片,精神壮旺,嫩翠欲流,偶尔微风吹来,则翩翩摇摇,飒飒有声。水浮莲也不甘示弱,仿佛要与蒿草一比高下,在那浅水洼里悄悄伸出朵朵黄色的小花,碧叶萋萋,油光泛亮。
蒲草也耐不住寂寞,它们挺立在浅水处,枯黄的旧叶间钻出翠绿的新叶。这些新生的叶片像一把把利剑,刺破湖面的薄冰,宣告着春天的到来。清晨的露珠在蒲叶上滚动,折射出晶莹的光芒,仿佛撒落人间的星辰。
芦芽是最懂得把握时机的。它们从去年的枯茎中探出头来,嫩白的芽尖上还带着泥土的芬芳。这些新生的芦芽,像一支支等待演奏的笛子,只待春风一吹,便要奏响春天的乐章。
水芹菜在湖边的浅水中舒展着嫩绿的叶片,它们簇拥在一起,像一片片漂浮的绿云。这些水芹菜是人们最爱的春味,轻轻掐下一把,便能闻到春天的气息。
旱地上的荠菜和野芥菜也不甘落后。它们匍匐在田埂边、沟渠旁,用细小的白花点缀着大地。这些不起眼的野菜,却蕴含着最浓郁的春意。妇女们弯着腰,小心翼翼地采摘,生怕惊扰了这些春天的使者。
春雷响了,哗啦啦下起了一场场春雨。一场又一场春雨,浸漫湖滩。蒿草更嫩了,水浮莲更绿了。这时,浅水的湖滩就成了鱼儿们的乐园,它们游上湖滩拼命尝鲜,尽情游乐。尤其是那鲤鱼喜欢在初春“咬生”(交配),水浮莲叶间或蒿草丛中,“情”趣盎然的大群鲤鱼,摆动着金黄的尾鳍,兴波作浪,追逐嬉戏。它们时而跃出水面,溅起一串串水珠,像是在为春天献上优美的舞蹈。鲫鱼则成群结队地在水中觅食,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宛如流动的星河。黄颡鱼是最活泼的,它们在水草丛中穿梭,时而追逐嬉戏,时而静静觅食。这些机灵的小家伙尤喜群聚,常可见一芦席或几十米见方的水域全是它们浮动的身影,俗称“起娄子”。它们仿佛在为春天的到来而欢欣鼓舞。
野鸭是湖面上最优雅的舞者。它们成群结队地在湖面游弋,时而潜入水中觅食,时而振翅高飞。这些水禽的叫声在湖面上回荡,令寂静的早春增添了几分生机。它们的身影倒映在湖水中,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动人的春景图。
农人们是最懂得珍惜春天的。他们早早地来到田间地头,开始新一年的劳作。翻耕的土地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新播的种子承载着丰收的希望。农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那是经历了寒冬后对春天的期盼,是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憧憬。
在洪湖的早春二月,每一株植物都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每一条鱼儿都在演绎着生命的律动,每一只水禽都在歌唱着自然的和谐,每一个农人都在编织着丰收的梦想。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是一个万物复苏的时刻,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春天。
湖面上,晨雾渐渐散去,露出波光粼粼的水面。远处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与湖面的水汽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朦胧的水墨画。岸边的柳树终于按捺不住,抽出了嫩绿的新芽。这些新生的柳叶,像一串串翠绿的珍珠,在春风中轻轻摇曳。
湖中的水草越发茂盛,它们在水底编织出一片绿色的地毯。鱼儿在其间穿梭,时而露出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野鸭们似乎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它们悠闲地在湖面游弋,偶尔发出几声欢快的鸣叫。
田间的农人们更加忙碌了。他们弯着腰,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新翻的泥土散发着特有的芬芳,与湖面吹来的春风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一股独特的春天的气息。这是希望的气息,是生命的气息,是洪湖早春最动人的气息。
夕阳西下,湖面染上了一层金红色。归巢的野鸭排成整齐的队伍,从天空中掠过。岸边的柳树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投下长长的影子。农人们收拾农具,踏着夕阳的余晖回家。他们的背影与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田园画卷。
夜幕降临,湖面恢复了平静。月光洒在湖面上,泛起粼粼波光。水草在月光下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远处的村庄传来阵阵犬吠,与湖中的鸟鸣虫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春天的夜曲。
这就是洪湖的早春二月,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