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林鑫鑫 王璞)为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市人民法院推进深化破产重整机制,成功纳入省级试点改革事项。该改革充分发挥破产重整制度优势,帮助困境企业重获新生,稳定市场制度,保障社会公共利益,让破产企业成为新的生产力。
创新引领,推动企业破局谋新。为充分发挥破产重整优势,市法院联合监利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在监利市工业园区设立企业破产前端服务中心,对申请企业破产清算、重整、和解的案件,在人民法院立案前,提供法律咨询、政策指导、企业状况识别、程序指引、协助招商等服务。服务中心旨在进一步整合相关部门、单位的资源优势,加强多部门联动,为经营困难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转型关键期企业寻找稳妥、合适的重整再生方案,引导企业及相关利害关系人寻求解决纠纷的最佳途径,实现企业破产前端与破产审判的有机衔接,推动矛盾纠纷以多元方式妥善化解。
多方协同,府院联动共谱新篇。破产案件办理过程中,府院联动机制的深化和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委、市政府坚持大员上阵,建立“一案一专班”模式,精准因案施策,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在破产重整中的职责,加强信息共享与协同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攻克破产重整中招募投资人、职工安置、资产变现处置、破产企业涉税、债权人权益维护等疑难问题,化解各方矛盾,盘活企业资产,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联合多部门召开破产案件推进会,成效显著,破产企业涅槃重生。湖北祥兴纸业公司和金昌达置业公司已通过破产重整实现涅槃重生。在湖北祥兴纸业公司破产重整案中,市法院突破传统,在破产和解程序失败后创新性地转为破产重整程序,深度运用府院联动机制,仅用112天完成破产重整,让企业焕发新生。金昌达置业公司破产重整案现已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烂尾时间长达6年的楼盘已全面复工复建,有望在今年10月实现向100余户家庭交付房屋的目标,实质性化解了因楼盘烂尾引发的长年信访矛盾。
深化破产重整机制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让更多企业在困境中破茧而出,给市场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动能,实现“审理一案、规范一行、治理一域”的司法效果,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构筑起坚实的长效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