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艳
凌晨四点半,失眠的我被一声清脆的鸟鸣吸引,起身望向窗外,天边泛起微微的光晕,如绸缎般柔和。不久,一抹粉色悄然浮现,似少女脸上羞涩又满怀期盼的微笑,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脸庞,一股暖意直抵心间。天地间的一切都沐浴在这朝霞的光辉中,散发着温暖而鲜活的气息。新的一天,就这样被希望唤醒。
在纪录片《花季中国》中,我最喜欢绿绒蒿,它生长在高山之巅,被称作“离天空最近”的花。那里终年寒风凛冽,绿绒蒿却把根茎牢牢扎进冰冷的岩石缝隙,在孤寂中默默积蓄力量。漫长而艰辛的生长过程中,绿绒蒿始终怀抱希望。一旦时机成熟,它便释放所有力量,迎来一生仅有的一次绽放。那一刻,它的花瓣如同天空的碎片,呈现纯净的紫蓝色,轻薄如纱,微绒如锻。花朵摇曳生姿,仿佛将高山的寂静点燃。它用最纯粹的姿态,诠释着生命的执着与希望。
黑暗中播下的希望,终将迎来光的馈赠。花如此,人亦是,李子柒沉寂三年后回归,她的“雕漆隐花”视频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夜幕降临在那片如梦似幻的田园中,昏黄的灯光洒在她专注的脸上,映出她额头的汗珠。她精心打磨着每一个细节。无数次的失败后,她又默默地重新开始。为了呈现出最完美的效果,视频里的一帧帧画面她可能要花费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从日出到日暮,三年深居简出的沉淀,用坚持与热爱穿越黑暗,将非遗技艺化为精美的画卷。
李子柒的执着,展现了她用岁月打磨艺术的深情,而另一个身影——《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的塔拉,则在书页间点燃了希望的微光。大山深处,同龄的孩子都在上学,她却在山中劳作,汗水滑过她的脸庞,她抬头望着远处的天空,向往着山那边未知的世界。直到出走的哥哥回来,低声对她说:“你可以自己读书,走出大山!”他的声音如同一束光。从此,塔拉夜夜挑灯苦读,月光下,她的身影伏在书页间,笔尖轻划的沙沙声与虫鸣交织成大山的夜曲。一次次面对难题,她都咬牙坚持。最终,她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天,晨曦破开群山,金色的阳光洒满山谷。她走出大山,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绚烂黎明。
每一片朝霞,都曾是无尽黑夜的挣扎;每一次穿越黑暗的跋涉,都是为了与光相遇;每一段孤独前行的路,终会开出希望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