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3月12日
第A004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小花菇撑起“致富伞” 乡村振兴有“蘑”力

  □ 记者 杨佳庆 廖程帆 通讯员 张杰

  近年来,松滋市洈水镇仙女洞村依托自身资源禀赋,通过招引返乡创业带头人,大力发展花菇种植产业,做足特色农业文章,用小花菇撑开产业振兴“致富伞”。

  走进该村丰裕花菇种植合作社花菇种植基地,一朵朵色泽鲜明、纹路清晰的花菇撑起褐色“小花伞”,错落有致地盛开在菌棒上。合作社负责人杨清波和乡亲们穿梭在菌棒间,察看花菇长势。

  杨清波是松滋市洈水镇仙女洞村人,毕业后到深圳闯荡。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花菇作为一种高端食材,经常出现在餐桌上。2023年,在外创业多年的杨清波回到家乡,注册成立松滋市丰裕花菇种植合作社,开始发展花菇产业。他委托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和随州种植专家到松滋仙女洞实地考察,看当地的气候条件能否满足花菇生产种植条件,并引进随州花菇种植能手帮忙培育管理。经过2年摸索尝试,花菇去年喜获丰收,品质和产量均超预期。

  目前,该合作社一年可种植春秋两季花菇,价格和效益都非常高。由于花菇从接种、上堆发菌、出菇管理到后期采摘,都需要大量人手,合作社还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为进一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仙女洞村采取“村企共建、产权分离、租赁经营、双方收益”的模式共同发展,并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在以产业带动乡亲致富的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5万余元租赁收入,带动周边农户就业数十人,每年带动务工经济50万元。

  杨清波说,接下来,他不仅要提升合作社的种植技术和种植经验,将花菇产业做大做强,让其真正成为强村富民的朝阳产业,还将利用自身资源去开拓海外市场,让高品质的农产品走上“世界餐桌”。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