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3月13日
第A007版:公安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虾稻产业年产值突破12亿元

麻豪口小龙虾抢“鲜”上市

  □ 通讯员 杨飞

  清晨,麻豪口镇荆丰村的一处虾稻田里,养殖户王清明熟练地将地笼从水中提起,一只只色泽鲜亮、活蹦乱跳的小龙虾被倒入筐中。

  59岁的王清明养殖小龙虾已有八个年头。当地水质优良、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再加上小田整合为大田,为小龙虾养殖创造了绝佳条件,也让王清明的养殖事业蒸蒸日上。“每天可以收五六十斤虾苗,其中十几斤大虾,能卖1000多块钱哩。”王清明起初不懂养殖,在镇政府的扶持帮助下,13亩虾田加上稻谷收成,每年收入达到十万元。

  一筐筐鲜活的小龙虾刚捕捞上来,就被送到麻豪口镇各个收购点,通过分拣、打包、装箱后发往全国各地。收购点处,养殖户们排起长队,有序进行交易。工作人员按照小青、中青、大青等规格对小龙虾进行分类,不同重量、品质的小龙虾,价格也不一样。湖北虾王蟹后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马金柱介绍,目前公司每天可以收购三四千斤小龙虾,随着气温回升,收购量还将继续增长。

  麻豪口镇是公安县小龙虾养殖的核心区,自1998年起步以来,全镇小龙虾养殖面积从最初的30亩扩展至如今的14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85%以上。为推进虾稻产业高质量发展,麻豪口镇引进了联旺水产、永田农业、森盛农业等多家加工企业,开展小龙虾加工冷藏业务,有效调节市场供需,稳定虾农收益,降低市场波动风险。目前,麻豪口镇虾稻产业年产值已突破12亿元,成为当地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

  麻豪口镇水产服务中心主任彭旭介绍:“我们将继续围绕虾稻产业全链条,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小龙虾产业持续发展壮大,让经济效益惠及更多群众,助力镇域经济迈向新的台阶。”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