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杰 万杨 通讯员 廖桥 徐凯
智能化生产车间里,湖北中集超纤科技有限公司1号机纸机主管龙显中娴熟地操作机器,生产线不断“吐出”巨幅纸卷。他身后的横幅上,“高高兴兴上班”几个字格外醒目。
“从没想过,企业破产了,我们的‘饭碗’竟然还能保住。”龙显中说。
2023年8月,湖北祥兴纸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兴纸业”)复工2个月后再次全面停产,全厂职工被遣散,千万薪资无力支付。企业“奄奄一息”,员工忧“薪”重重,祥兴何去何从?
监利市构建府院联动机制,依法推进“破产重整”,化解8亿元债务纠纷,让处于破产清算边缘的企业重获新生。
中集集装箱集团作为重整投资人盘活资源资产,加快恢复企业造血功能。自去年7月重新投产到年底,短短半年间,企业实现产值2.5亿元,纳税1480万元。
祥兴纸业作为民营工业企业、非上市公司,一次性协商通过重整计划,这样的案例在湖北尚属个例。
三次筑巢——哪怕只有一线生机,也要“全力抢救”
祥兴纸业之于监利,意味着什么?过去,许多人会毫不犹豫给出答案:工业明星。2015年,祥兴纸业百万吨造纸项目开工,创造了监利招商引资单体投资最大项目的历史。
人们都期待,祥兴纸业会在监利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市场竞争加剧、核心人才流失、流动资金匮乏等多重压力,让祥兴纸业发展日渐“力不从心”,生产经营难以为继。
2022年,祥兴纸业连续亏损、陷入债务危机。作为企业对口联系部门,监利市发改局主动问需解难,联合相关部门帮助企业开展自救式复工,但这一尝试无法解决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等核心难题。
第一次筑巢——自救式复工,宣告失败。
2023年2月,祥兴纸业股东申请破产预重整,经监利市人民法院分析研判,优先探索破产和解模式。
祥兴纸业以供应链融资模式推动复工复产。然而,纸制品市场行情不断下滑,供应链主体垫资无法解决生产流动资金短缺的根本问题,企业自救再次陷入困境,复工仅2个月又停下脚步。2023年10月,监利市人民法院裁定终止该公司和解协议的执行。
第二次筑巢——破产和解,再度失败。
按照常规程序,和解失败应转入破产清算程序,但一“破”了之的后果不堪设想:
彼时,祥兴纸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仅469.29元,但债务规模超过8亿元,涉及债权人超过400名。其中,328名工人1735万元工资、社保长期未付,得不到生活保障的职工上访不断,各种矛盾不断激化、一触即发。
“天没亮,祥兴纸业门口就挤满了讨薪的工人。”监利市发改局局长万曙光说,破产清算背后是极低的清偿率,如果公司资产以低价出售,职工利益将受到极大损害。
根据测算分析,祥兴纸业偿债能力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在破产清算状态下,普通债权的清偿率很可能低于7.13%甚至为零,将面临即使是优先债权也无法清偿的局面。
如何最大限度保障债权人债务人利益? 监利市委、市政府和法院、债权人、债务人多方研判,破产专班和专家学者就破产程序转换问题进行研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没有和解程序不能转换到重整程序的禁止性规定。”
“祥兴有不可再生的资源和优良资产,值得‘再救一把’!”
“一‘破’了之固然容易,但‘整’而救之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
越是艰难之时,越显责任担当。经过一次次论证,大家达成共识:哪怕只有一线生机,也要“送祥兴进‘ICU’抢救”。
2023年11月,债权人以祥兴纸业具有重整价值及重整可能性为由,向监利市人民法院申请将该公司转入破产重整程序。同年12月,该院裁定受理祥兴纸业破产重整,按照“政府主导协调、法院依法推进、管理人具体操作、债权人会议决定”的原则,推动重整程序有序进行。
第三次筑巢——破产重整,踏上新途。
牵手中集——排除万难,蹚出“华山一条路”
“破产企业能否重整成功,找到投
资人至关重要。新投资人不但要与该行业有较强关联度,而且必须有雄厚资金与技术实力。”万曙光说。
聚焦重整关键环节,专班将重心放在为盘活祥兴纸业引入重整投资人上,先后促成香港、浙江等地企业来祥兴考察。
但祥兴纸业的债权人数量多,且结构复杂、诉求不一。接洽的几家投资方望而却步:“造纸市场竞争激烈,何况祥兴纸业还有这么多遗留问题。”
即将陷入又一次困境时,造纸行业的一个强劲“入局者”,给专班带来希望。
作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制造商,中集集装箱集团连续多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为积极践行双碳战略,2022年,该集团成立中集竹链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纤维分离工艺,试图在造纸“红海”中找寻新的“蓝海”。
凭借独有的技术,2022年2月,中集竹链在干式制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全程零化学添加生产竹浆和竹粉。这一技术,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给造纸“更多可能性”。
“攻克技术难关后,如何更进一步加快科研成果落地生‘金’成了难题。”湖北中集超纤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拓展总监王洪杰说,团队考察了全国几十家造纸厂,寻找最合适的成果转化地,但始终未能如愿。
2023年2月,命运牵起红线——祥兴纸业探索破产和解时,通过一家供应链公司牵线搭桥后,中集决定在祥兴纸业试验其技术,“没想到一试便收获成功”。 (下转第4版)